昨天下午跟小伙伴在網上訂了電影票,午飯吃太晚眼看來不及,滴滴叫了個車就往外沖,上車后念叨來不及了電影已經開場了。
司機大叔問,什么電影,如果看《長城》的話我給你講講開頭。
我說,那您講講?
司機大叔說,長城好看啊!咱們中國終于有部大片了!
我說,但是看網上評價似乎不怎么好啊。
司機大叔有些氣憤:那些人懂什么啊,他們比張藝謀牛嗎,讓他們也去搞個奧運開幕式啊!?
?這種you can you up的論調,以前嘲雷劇時被太多粉絲這么懟過。看完《長城》回來,翻了一下豆瓣,發現羅曼蒂克評分只有7.5,長城甚至沒及格,只有5.3,于是我也產生了跟司機大叔一樣的想法。(今天寫完文章截圖時,發現各自升了0.1分)
— 1 —
這部電影有太多爛片的顯性基因,比如前幾天群里對話是這樣的:
?看海報也會覺得,額,就是堆人頭嘛。雖然難看但是不能怪美工,人太多了怎么設計都不會好看的。
?比如最近又被再度熱議的景甜。她演的電影基本爛片預定。
?比如電影里的將軍們居然額前留著兩撮長劉海……雖然是架空不必計較造型,但是打仗的人搞這么拖泥帶水的發型真的好嗎?
?有很多十分簡陋的bug,比如有黑火藥這么厲害的東西,為什么早不拿出來用非要等到死傷那么慘重之后再用?比如磁石能震住饕餮,那么難道偌大的皇宮居然再找不到一塊磁石?
也有很多看得尷尬的地方,比如饕餮來襲,擊鼓的鶴軍花樣百出,這么緊張的時候,就別秀了好好擊個鼓成嗎?
而相比爛片特質,它的好片特質顯然不那么突出,因為涉及到很多文化及幕后的問題,最近兩天已經陸續有人在說這個問題了,我對這方面沒太多關注,暫時就不說了。
?但即使就電影本身而言,它也并沒有那么差。既然說好了是打怪獸的故事,就不必計較歷史之類的問題,可以當成神話來看;作為一部商業片,特效夠看,情節簡單流暢邏輯沒有明顯問題,但主題內核很清晰;雖然是明星集郵但劇情并未被影響,角色與明星特質也大致吻合。
而在這一切的基礎之上,居然還保證了文化輸出,其實這是一部披著好萊塢外衣講中國故事的電影,甚至在大霧圍城時趁機做出了水墨中國風的美感,這種程度的糅合,給個及格分并不為過,考慮到這是國師乃至整個中國試圖接軌好萊塢、接軌世界的試水作,完全可以再多給一分當鼓勵。
?東西方的影片都會追求主角的強大,但是相對而言,在好萊塢的商業大片里,主角展現的更多的是一種外在的力量型的強大,而在《長城》里,景甜飾演的林將軍成為殿帥肯定不是因為她武力值比其他將軍都高,除了外國人之外戲份最重的男性角色、劉德華飾演的王軍師,也是靠智慧取勝。
論單打獨斗的戰斗力,片中的中國將士可能比不過外國雇傭兵,但他們發明了強大的武器,并且用信念與犧牲感染了外國人來幫忙,這是中國人一貫推崇的以柔制剛、以智取勝、以德服人,包括最終贏得與饕餮的戰爭更多也是靠智取,而非硬拼。我們看重的,是內在的強大。
鹿晗飾演的彭勇是最明顯的成長型角色,但他從頭到尾戰斗力幾乎都為0,至死也沒有變成好萊塢大片里的那種強者,最后擋住饕餮是靠自己的血肉之軀。就像明知跳下去是喂饕餮大家還是義無反顧,明知前往汴梁可能是送死大家卻前仆后繼一樣,“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中國人理解的強,是不涉及武力值的。
?我覺得,這也是把看上去挺好萊塢的《長城》與真正的好萊塢大片區隔開來的重要因素。
?Ps:有人說饕餮做得丑死了,我第一眼看到時也覺得丑,看下來覺得其實還行,可能相對而言更符合西方審美。比如功夫熊貓我也覺得好丑啊跟我們的滾滾完全沒法比,但外國人就是覺得好看啊。而且因為男主角是外國人,如果完全做成中國風的設計,反而會更奇怪?
— 2 —
為什么不怎么上網的司機大叔——其實可以代表相對傳統的一類人吧,從心底里熱愛張藝謀,而網絡上的一群人,以影評人和豆瓣文藝青年為主體,卻口誅筆伐?
我看過的電影不算多,外國電影就更少,因為覺得自己經常欣賞不了,加上自己有點特殊的愛國情懷(嗯,就是即使國產影視作品再爛,也還是覺得像是自己親生的孩子,雖然恨鐵不成鋼也還是會把更多的關注放在它身上)。很多好萊塢大片,特效看著爽然而看完一想,有啥意思?可是豆瓣一看,評分經常還不低,比如《美國隊長》。
?《長城》真的比《美國隊長》差很多嗎?未見得吧。分數卻是差了個及格線。豆瓣有國產片歧視是眾所周知的,在豆瓣上,7.5分以上的國產片就是很值得一看的好片,高于8分的簡直是難得一見,而國外電影8分以上的比比皆是,7.5分才能算個及格的感覺。
?偏見很可怕。
張藝謀是拍《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這類接地氣的電影出來的,奧運開幕式搞得有多漂亮大家也都看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熱愛他不奇怪。
也正是因為他有此基礎,《長城》如預期之中的中規中矩才讓某些影評人松了口氣并暗中竊喜,國師墮落了但還是國師,批判他一定會有流量。
而《長城》這部電影,有種向好萊塢大片看齊的趨勢,可能讓某些熱愛好萊塢的影評人有種東施效顰、甚至被冒犯的感覺;
與《尋龍訣》《唐人街探案》這類比較優秀的商業片相比,它的明星卡司、景甜的存在以及資本的運營讓習慣性談演技嘲明星憂國憂民的影評人看到了無數的嘲點;
與小眾文藝片相比,它的故事又講得太直白,就算沒上學的小朋友、沒文化的大叔都看得毫不費力,影評人失去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行解讀的可能性,于是非口誅筆伐不足以彰顯優越感。
?看了一下張藝謀的電影在豆瓣的評分,發現《長城》跟《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十面埋伏》是一檔的。也有很多覺得這是爛片的網友是真的只把它當做一部商業片來看,但其實,它跟黃金甲和十面埋伏真的一樣嗎?
黃金甲和十面埋伏最大的好大概是華麗,若要作為文化輸出的作品,似乎只能讓外國人看看表面文章,比如古代衣服有多美中國功夫有多厲害,而長城卻是從精神內核上讓外國人了解我們。
也有太多人其實只是嘩眾取寵跟個風。比如昨晚正在埋頭寫稿時看到這篇推送,看完發到群里罵了一句:嘲得這么膚淺又不走心,為什么還有人看?連片名長城是什么意思都沒看懂,就閉嘴好嗎。
?
?當然打差評的人起到的作用也是兩極分化的,一部分人跟著譴責張藝謀如何墮落長城有多爛,另一部分人(比如我)預期被降得太低反而覺得其實還可以,本來覺得打個三星差不多現在被搞得想再加一星。
— 3 —
有很多人說到景甜的問題。
?我也不喜歡實力與被硬推的程度不匹配的演員,但在這部電影中,女主角的設定并未讓我覺得有何不妥。
?如果考慮到咱們的文化傳統,在五軍中尚有其他男性統領健在時,唯一的女性居然成為五軍統帥而其他人毫無異議,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故事需要這樣一個女主角。
在中外合作打怪獸的時候,如果雙方都是男性會有種沖撞感,而女性象征著包容,并能把以柔克剛演繹得更具象化。先進的武器已是毋庸置疑的硬實力,相對柔美卻又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反而更適合軟實力的展現。
此外,不論是地位還是演技,馬特達蒙都很牛逼,但他居然來演這個被天朝感化的外國人,并且這部電影還會放給更多的外國人看。真正感化男主角的當然是全體將士的精神,但女主角與他的交流更外在更直觀,甚至讓他的冒險更加羅曼蒂克,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
?最后想贊一句鹿晗,一個意外之喜。看之前以為他跟片中大多明星一樣只是打個醬油,沒想到戲份竟然這么重,說是最亮眼的角色也不為過,他完成得也很好。加油啊,拯救小鮮肉群體不能只靠劉昊然董子健這類本身就以演技取勝并不那么小鮮肉的演員,也有你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