縷縷清風送來些許涼意,淡淡燈光彌漫夜的幾分溫馨。吃過晚飯,我又一次走在早已十分熟悉的偶園街道。古樸靜謐的氛圍消釋了平日的喧囂,舒緩悠閑的格調隱去了白晝的熱鬧。我的內心也因此變得分外寧靜,竟然不由自主地沿著街道來到了北門里。
與南段的偶園街不同,北門里給人的感覺,在古樸中多了點雅致,于悠閑里添了些細膩。街道兩旁大大小小的書畫店,在高高掛起的燈籠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可人;仿佛是千百年前在此安家的使者,向我這個現代人講述那古老而親昵的故事……每走幾步,墻面上就會有幅放大的老照片映入眼簾。照片里的人物經過匠師們獨特的藝術處理,立體感十足,仿佛真的要從墻面上走下來,拉住你的手跟你說說話似的。我不禁贊嘆起來:創新和懷舊的情懷原來并不相悖!現代與古樸的結合可以如此的默契!
走出北門里,便來到了橫跨在南陽河上的萬年橋。橋身周圍的彩燈,加上南陽河面的光影,使這座歷盡風雨的古橋在夜色中脫盡了歷史的滄桑,顯得暢澈通明。我開始好奇,當年的建橋者,可否想及今日橋面的輝煌?又可曾念及走在橋上的今人的模樣?我無法完整地體味古人的情懷,只能帶著幾分敬畏與羨慕略加揣測。也許時處現代的我再難有“飲馬南陽橋”的暢快,也不能感受“摹玩米芾書”的風趣韻味。但此時立在這座堅實的萬年橋上,我的心也好似沿著歷史的長河,飄向了遙遠的宋代。可不是么!何止我的心,我的腳步離宋城也越來越近了。
走過萬年橋向右拐,便來到了宋城。伴著耳邊舒緩的輕音樂,我沿著南側的街道踱起步來。南陽河畔的垂柳時而輕撫我的肩膀,街道上玩耍的孩童不時傳來歡快的嬉戲聲。這使我覺得此刻的自己是個幸福的人,沒有太多的牽絆,卻擁有至美的風景。于是又想起蘇東坡的賦文來:“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迸c東坡不同的是,此時的我少了朋友的陪伴,卻能領略“獨處的妙處”。我且獨自受用這無邊的迷人夜色了。
我又禁不住抬頭仰望那一座座高聳的樓閣,它們錯落有致,在夜色燈光的掩映下,凸顯出一股現代的氣息。隨著腳步的挪移,我經過橫跨在南陽河上的長廊,又來到了河的南岸。此時的樓閣的倒影,在燈光彌漫的河面上清晰可見,隨著波紋輕輕地蕩漾;猶如拂過我心底的一縷輕紗,給我帶來絲絲溫馨。遠處的萬年橋倒多了幾分虛無縹緲的意味,宛如國畫中戲水的古代女子,在河面上投下婀娜的倩影。
忽然,一陣音樂響起,打破了先前的沉寂。伴著優美的《梁?!?,音樂噴泉開始了。先時平靜的南陽河水騰空而起,時而如靈動的巨龍,時而像靜立的紗帳,變化多姿,在五彩燈光里舞動出纏綿的旋律。而此時的我,透過這著裝絢麗的噴泉,望著對岸的宋城,仿佛是隔著歲月的長河,探尋千年前的文明氣象。于是,我又忍不住來到南陽河北岸,返回到宋城的腳下,好真真切切地體會一下宋城的氣息。
剛來到北岸,就看到前面圍著一群人。我也好奇地湊上前去,原來是在表演撲蝴蝶。老人輕巧矯健的動作迎來駐足觀看者的陣陣喝彩聲。繼續往前走,街道旁邊的表演節目更是豐富多彩:燈光下兩位老人的紡線表演,訴說著時光如梭的情懷;幾組老人在練習陳式太極拳,讓人感受到健身與藝術的完美融合;悅耳動聽的滿族八角鼓,仿佛敲開了時光之門;令人眼花繚亂的撂棒槌表演,讓我感嘆以這種方式穿針引線繡花的魅力;時而粗獷厚實、時而含蓄柔靜的磋琴表演,好似也撥動著我的心弦;動作柔美、配合默契的花毽,給人一種輕盈舞蹈般的感覺……這所有的一切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心生喜悅。
忽然,我看見一群人圍在一個木柜的前面附身向柜子里看。咦!這是干什么的呢?走近才知道,原來是拉洋片的表演場地,圍觀的的人正通過小孔觀看青州著名景點的相片呢。伴著拉洋片老人聲音洪亮的解說,我也湊上前去看起來。云門山、駝山、玲瓏山、仰天山、偶園、松林書院……青州的一個個著名景點在這樣一個小小的柜子里一一展現出來,真是個別具一格的天地!
再來聽聽山東快書。雖說自己是山東人,但之前聽山東快書都是在電視上,現在終于有機會站在說書人的身旁,感受老藝術的魅力了。表演快書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別看年輕,說出來的快書可是韻味十足。他時而模仿老太太,時而模仿大姑娘,一會兒又模仿老伯,書中的一個個人物形象如在眼前。加上他那地道的山東口音,擊打嫻熟的快板,真是讓在場觀眾過足了快書癮。
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一個健身廣場,則又是另一番景象。廣場上排列整齊的健身隊伍,伴著音樂節奏表演著健身操。在清爽的夜里,在這迷人的河畔,男女老少尋找到了共同的愛好。能有這么一個場所供大家享用,實在令人欣慰。于是,我又想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崇拜起了與民同樂的歐陽修。他們都曾在青州為官,皆為清風傳世之人。若是能看到今日青州的和諧美景,他們也一定倍感欣慰歡喜。
我沿著廣場旁的一個斜坡扶欄而上,耳邊即刻傳來鏗鏘有力的唱詞,原來是到了宋城大舞臺。舞臺上燈火通明,演員的演唱字正腔圓,落地有聲,給人一種余音繞梁的感覺。舞臺下,觀眾座無虛席,還站滿了整個場地。他們時而聽得出神,陶醉在其中;時而又為表演大聲地喝彩,與舞臺上的唱念做打融為一體。而我呢,雖說不懂京劇,卻覺得自己既是臺上演員的觀眾,也是臺下觀眾的觀眾,是他們共同為我勾勒了這夜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由宋城大舞臺往西走,我來到了安定門下??粗巧n勁有力的篆體“安定門”三個大字,我心里又洋溢起對美好安定生活的贊嘆。再看看不遠處的文昌閣,高高聳立在夜空下,閃爍的星光點綴在周圍,為其增添了不少靈秀之氣。是啊,而今人們生活安居樂業,精神上又不乏優雅的追求。這樣,便過得更加的充實,更加的幸福。而我在這夜里所感受到的一切,恰似我的精神食糧,讓我的心間充滿了夢想,讓我對未來明確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