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得不說,日本動漫對內容和情感的把控很好,許多優秀的動漫作品總是能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故事的發展中不斷調動你的情感,最終留下難忘的一筆。
? ? ? 我很享受那種沉浸在感動中,久久回味的感覺。當我的心還籠罩在君の名的揪心愛情中,帶著滿滿的期待,我為《聲之行》貢獻了一份票房。或許是我期待值太高,電影給我的感覺并不那么出彩。誠然,電影很優秀,但遠不及《你的名字》帶給我的感動,畫面也不及新海誠的處女座畫風。先拋開對比說結論,聲之行電影中對故事的敘述和情感的把控還差些火候,部分情節轉折實在是有些生硬。每個人物都很有特點,但出境都不多,感覺就像演技不好的演員,在他們身上看不到青春(個人感覺里面的大便頭小胖子演技還是很不錯的,承包了各種笑點)。另一方面,電影的故事內容還是很勵志的,圍繞著“欺凌”和“弱聽”,講述了少年石田將也在小學犯下了鐘種錯誤,之后在手語學習會與有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再次相遇,而后不斷贖罪不斷成長的故事。
? ? ? ? 原作動漫一共62話,內容很多,改編成電影需要進行大量的刪減,許多爭吵撕逼互相傷害的場景,幾乎都一筆帶過了,節奏很快,故事情節太過零碎。許多故事情節還沒理解,就進行了轉折,劇情需要腦補,連貫性大打折扣,感染力較弱。
??????? 小學時的孩子王將也,調皮頑劣,不斷欺負轉學來的弱聽者硝子。從在她耳邊大吼,到黑板上寫字,再到扔助聽器,愈演愈烈。最終,硝子耳朵受傷了,轉學了,帶來的后果是母親賠禮道歉,同學伙伴的疏遠,他也漸漸從一個欺凌者變成了一個被欺凌者。熊孩子自己也感到深深的愧疚,性格一落千丈,變得膽小,遇事逃避。當時遇到喂鴿子的硝子時,他也選擇了逃跑。這讓我很窩火,你的脾氣呢你的血性呢你的責任心呢!哎,小學生也不會懂這些的。
? ? ? ? 電影對情感的把控也有些不足,談愛情沒有愛情的甜蜜溫馨,說友情沒有友情的堅毅實在,將也對所有人都在逃避,把每個人臉上帶著叉叉的標簽,在學校永遠看著地板,約會時不敢正視的硝子眼睛。即使到了硝子鼓起勇氣表白時,將也也是直男癌發作,看不到硝子的精心打扮,聽不到硝子努力克服障礙、表達內心情感的吶喊。
??????? 男主這種逃避的性格注定了他不敢承擔責任,不敢道歉,在學校被批評時把同學朋友全出賣了,可以說,后來他自己被欺負,越來越懦弱,正是他這種性格造成的。這也導致電影中感情平平淡淡,該升溫時戛然而止,該氣憤時也沒那么氣憤,即使到了最高潮的部分,男主在校園祭留得心里重拾自信,直視每一個人的時候,我也沒有那種或勵志或感動的感覺,反而有點空落落,好像一團棉花,松軟無力。
? ? ? ? 談幾個電影中,自己覺得最有亮點有感觸的地方。
? ? ? ? 性格是很難被改變的,它很大程度地決定了一個人以后的發展、際遇。植野直花的倔強和無理取鬧,直到多年后也未改變,見到硝子還是會捉弄她;還有川井未希表面博同情,背地里使壞,始終讓我很反感;佐原美代子的溫柔,是班里唯一愿意學習手語的人,多年后重逢,她依然溫柔,更加干練自信。可以說,她們的經歷都是她們性格造成的,也可以說,是不同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她們不同的性格。
? ????? 拋開男女主不說,讓我感受最多的人物就是兩者的母親,將也的母親在得知自己孩子欺負硝子時,主動帶孩子去賠禮道歉,并賠償了一筆不小的費用,還弄傷了自己(以西宮媽媽的暴脾氣,可能是被打的),看著衣襟上斑斑的血跡,就那么聘聘婷婷地立在微風中,安寧地笑著:“小將,回去咯,從明天開始要做個好孩子,好嗎?”,那一刻我內心還是很不平靜的。之后將也經常受到欺負,每次回家媽媽看在心里也一定很難受,待將也長大了,卻一度想要去自殺,母親心里 一定很悲痛很氣憤。后來煙花大會也有個鏡頭,將也母親抱著瑪利亞在陽臺看煙花,自己兒子卻跑到了西宮家,哎,嫁出去的兒子潑出去的水?我覺得將也媽媽很陽光很柔和,是一位好母親。
? ? ? ? 西宮媽媽也是,雖然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都很有重量。她是一位嚴苛的單身母親,執意將硝子放在普通學校就讀,對結弦也很嚴格,經常批評責罵,在西宮奶奶去世時,她操辦葬禮,一身肅穆,孑然而立。她這樣既是出于對生活的壓力,也是出于對兒女的愛護,她會在五年后見到將也就是一巴掌,會和植野直花互毆,她面對外界對女兒的傷害,從來都毫不留情地用著最極端的手段去反擊。她是一位行事果斷而又堅強的母親。
??????? 最后,還是推薦大家去電影院看一看《聲之形》的,全年齡段都挺適合的。希望暴力欺凌不再蔓延,旁人不再縱容冷漠,每個迷失的人都會發生改變,坦然面對世界和自己,大家都能互相理解,和諧相處,那種發自內心的吶喊,始終影響著你我。
BY: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