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六月份就開始看肖老師的這本書,由于在暑假,看的速度很慢,斷斷續續讀了兩個多月,才讀完了這本書。期間寫完了幾篇短文,懶惰的我直到現在寫讀書感受。書中肖老師講述的是自己數年來關于語文教學的所感、所思、所悟,從這些美好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豐富的內心,充滿愛意的教育情懷。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多,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文字優美,感受到課堂教育的美好!
? 全書共分為五輯。在每一輯的前言,肖老師都用了一段段優美精彩的語句,讓我們能讀出課堂的多姿多彩:“課堂是你閱讀狀態的生動顯示。干癟空洞的內心,滋養不出有意蘊而高遠的語文課堂。你讀了什么,你的課堂就呈現什么;你讀了多少,你的教學就承載多少。”讓我讀出了,我們老師的閱讀對課堂教學起著決定作用。“你讀散文,唇齒間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讀詩歌,眼眸里寫有飛揚的詩韻;你讀小說,世界為你開了一扇窗;你讀哲學,人生給你另一種思考。”讓我懂得了,世上沒有白讀的書,讀不同體裁的書,收獲會各有千秋。“把所有的心情揉碎成文字,掛在梧桐樹上是詩,散落在草叢里是歌。我是今夜的詩人,大地是我的讀者,所有靜默不語的,都是我的聽眾。”我讀出了一個富有詩意的人生。“別讓歲月篩掉品質,別讓世俗磨去情趣,做好自己,不辜負轉瞬即逝的生命。”讓我讀出了生命的珍貴。
? 讀著這些詩情畫意的美好語句,讓我感受到了教育人生的美好!教育姿態的多彩!
二、內容充實,感悟課堂實踐的美好。
? 老師們在平時的課堂上,會覺著有的課文有點難度,有的課文不太接近生活,就認為這節課難上,其實,凡是被選入教材的課文,都是好課。在好課面前,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一樣貧瘠,仔細想來,沒有什么課文是真正好上的。看似容易容易好教的文章,名師大伽們早已經挖掘出精髓,研究出深意,聽課者也是熟門熟路,反而最難上出新意。無論怎樣的文章,都要通過閱讀、思考、由語言文字走向我們的心靈深處,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揣摩作者的創作意圖,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我認為只有這樣備課,上出來的課,才能真正讓學生喜歡,讓聽課老師贊同。
? 沒有哪篇文章天生好上,上出精彩都需要你細心揣摩,苦心專研,是文章,都有文氣、文脈、文意,沒有什么文章會主動為你流成河,等候你掬水弄月,你還沒有讀懂,還沒有研究透徹,大腦就思路分析清晰,感悟精深。所以說,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哪一課好上?哪一課不好上?
?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在講優質課、公開課的時候,也會碰到感覺不好上的課,心里沒有思路,無從下手,其實我覺得,可能是沒有用心感悟的緣故。如果多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用心品味感悟,走進文本,順著作者的思路,認真思考,一切會迎刃而解,一定會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比如我曾經講過公開課《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剛開始講之前,我心里直嘀咕:“小學生接觸的敘事性文章比較多,但是后面的啟示部分,他們能理解嗎?這一課太難上了。”沒辦法,我必須迎難而上,首先開始認真一遍又一遍地讀課文,帶領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之后,梳理文章的脈絡,說說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哪幾自然段寫的是作者從釣魚中得到的啟示?然后再讓學生細讀文本,體會文中的“我”和父親的心情、心理活動是怎樣的?最后,感悟作者寫釣魚中得到啟示的句子,并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由于我做好了精心的準備,認真專研,深入探究,那次公開課上得非常精彩。
? 沒有難上的課,只有不悟的心。沒有付出,怎會有回報?語文,要想教好它,我們別無選擇,只有用一顆冷靜的心,感悟的心,深入到文本內部,找到進行深層解讀的鑰匙,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再走出文本。只有努力去思考,去實踐,去超越,才能不辜負生命中的美好時光,去創造人生的輝煌!
三、實實在在教語文,體會好課標準的美好。
? 在語文教學中,人們評價一節好課的標準,往往是課堂上老師精彩的表演,制作精美絕倫的課件,學生巧妙無比的回答,師生配合默契的合作,掌聲陣陣、贊不絕口的高潮迭起。但是在肖老師心中,語文課堂是多姿多彩的,是美輪美奐的,是精彩紛呈的。但是,語文課,要擺脫浮躁之風,拒絕淺嘗輒止,揭去浮喧聲浪,摒棄表面繁華,語文課,首先要進行文本閱讀課,有瑯瑯的讀書聲,有我們與作者真誠的對話,有我們讀書過程中主動的揣摩,有讀文之后深刻的反思,有反思后精神的愉悅和升華。這樣獨特的語文課,過濾了冗長與瑣碎的分析,剔除了乏味與枯燥的肢解。它有預設,有生成,緊扣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課堂中呼喚真實,在學習與交流中有真實的收獲。
此時,我也認為,語文課可以這樣教,純正的語文課堂,有純正的閱讀,學生和老師真情投入,得到真情的感動,喚醒學生的心靈,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努力設計這樣的一種語文課堂----大氣、簡潔……清晰、深刻,有細節之實,有靈動之美,看似簡簡單單教語文,實際是絢爛極致歸于平淡無奇的境界,扎根于文本,從文本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的魅力!
四、賽課不是賽車,領悟重在實效的美好。
?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形式各異的賽課,都是老師精心準備的一節課,也許是老師花費幾天,甚至是十幾天打磨的一節課,老師恨不得在短短四十分鐘里,把所有的知識教給學生,課堂上,有字詞教學、有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師生表演,既要宏觀梳理,又要咀嚼細節,還要拓展延伸,還要小練筆展示等等。這些賽課,猶如賽車,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學習,多半是空虛的,猶如干癟的谷粒,外強中干。
? 吳非老師說:“教育上的慢,是客觀規律,必須遵守,不能繞過去。就拿上課來說,教師能一躍十步嗎?”一個好的語文老師,首先要有一顆尊重的心,尊重語文本質,尊重教學規律,尊重文本,更要尊重學生。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有實效,真實地去教學,不是為了表演而表演,為了賽課而賽車。
? 肖培東老師的《教育的美好姿態》這本書,讓我們一線的語文老師受到很多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更能讓我們深思自己的語文課堂。期待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能進行更深入的探索,憧憬更美好的教育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