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除了和平級的同事會經常打交道以外,面對最多的就是我們的領導。正常情況下,我們都處在領導的管理之中,按照領導的要求完成工作。接受領導的管理,服從領導的安排似乎是職場人天經地義的事。但,其實領導也是需要被你“管理”的。如果不想被領導不間斷的指令搞的團團轉,那么你可以試試用著4個技巧來“管理”你的領導:
為了講清楚這幾個技巧,這里我用一個好朋友的親身經歷給大家分析一下。劉敏剛剛進入單位的時候,正式工作還沒有開始接手,因此主要還是幫領導打打雜。某次辦公室需要做一下團建,領導就叫劉敏幫著一起弄。領導對劉敏說:“這段時間大家都比較累,團建主要還是以放松為主,不要弄的太累了。最好是大家一起找個風景好的地方放放松?!眲⒚艚拥饺蝿站烷_始做方案了,最后選定了離公司50公里不大的一個生態農莊。計劃是上午去,中午吃一頓農家飯,下午看一場演出再回來。劉敏很滿意自己的方案,但是報告給領導時,領導皺著眉頭不同意。“小劉啊,你這個預算是不是太高了?而且時間是不是太緊了?再說看演出這些起不到團建的意義啊?!眲⒚袈犕暌荒樀奈I導只能嘆嘆氣說:“這樣吧,你去找個地方。我們去野外自助燒烤,簡簡單單,又能放松又比較有團建意義?!?/p>
隨后劉敏就找好了地方,定好了時間和地點,然后匯報給領導。領導聽著依然是眉頭皺起,但是沒說什么,就說了一句就這么辦吧。然后她就開始忙碌起來,采買食品,預定車輛,下發通知等等。一番手忙腳亂以后,滿以為事情應該圓滿了,結果還是出了事情。原來有個部門的領導知道這個安排后,只是和劉敏說他們部門任務重要加班,不參加這次團建了,劉敏卻沒有向上匯報。到了臨出發的時候,大家為了等這個部門的同事浪費了半個小時。這回劉敏是徹徹底底的挨了一通罵。
1、在領導布置工作時,大膽請教務求詳細
其實劉敏這回出的錯有幾個明顯的地方,其一就是沒有獲得領導的詳細需求,自己本身也沒問。因為符合風景好,能放松,能團建的方式很多,但是它們的形式,預算這些都不一樣。領導第二次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是要低成本的去做這件事,劉敏顯然沒有想到這一點。如果劉敏在接到任務的時候多問幾個問題,比如“預算控制在什么范圍”、“可以參考什么形式”、“出行距離控制在什么范圍”等等,那么她也不會找錯方向。
因此在接到領導的任務時,第一時間要做的不是去做,而是確認需求。大膽詳細的向領導請教需求,是不讓自己被領導的指令指揮的團團轉的不二法門。而且大部分領導都喜歡經常主動請教他的下屬。
2、幫領導收集信息,而不是幫領導下決定
這是劉敏犯的第二個錯誤。作為一個非領導的職場人士,你要做的是幫領導收集相關信息,好讓領導做決定。你把決定都做了再告訴領導,那還要領導做什么?主動幫領導做決定是一種挑釁領導權威的行為。劉敏遇見了一個好領導,所以她自己做決定定了時間地點,領導只是皺皺眉頭。但凡遇見脾氣不好的領導,一通罵又是在劫難逃。
如果你很想領導按照你的想法下決定,那你可以嘗試著引導領導去做決定。比如“時間上這周和下周都有空,但是下周會有法定假日可能不適合團建”“這個地方和那個地方都不錯,但是這個地方可以無償給我們提供工具”等等。你引導著領導向你的目標前進,領導又不傻,怎么會聽不懂呢?
3、借著領導安排工作之際,要求協助的人手
這是劉敏的第三個錯誤。領導下派任務有時候確實沒有太考慮到你個人的能力問題。因此你應該主動要求增加人手。而提出這一要求的最佳時機就是領導剛剛安排完你的工作。其實劉敏沒有必要自己去又買食物,又訂車,還有發通知,完全可以要求增加幾個同事一起去做。這樣就不至于手忙腳亂遺漏了事情。
而且主動要求增加人手可以更輕松有效的解決工作,也能讓領導明白你的能力范圍,不至于在以后安排工作時給你安排太超出能力范圍的事情。
4、主動匯報,積極請示,只對直接領導負責
這是劉敏的第四個錯誤。有其他部門領導告訴她不參加這次團建了,這件事怎么可以匯報給領導。而且因為沒有及時匯報做出調整,大家還等了這個部門的同事半個小時。
工作中,你需要對你的直接領導負責,凡事都應該主動匯報,積極請示。否則這又變成了自作主張,自己拿主意了。主動匯報是為了讓領導掌握你的工作動態,好及時調整工作安排。而積極請示則是為了防止自己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越權。比如案例中,有部門不想參加這次團建,這是部門級的事件,怎么可以不上報呢?
“管好”領導,其實就是管好領導對你的工作安排和要求,也就是為了提高你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在領導面前的形象。保持和領導的溝通,善用這四個技巧,工作效率一定可以改善。關于這個問題,你又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呢?不妨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