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突然間覺得用回憶的方式寫教育敘事挺難的,也許當時記得或者印象深刻,現在忘得差不多了,看到家里的籃球不禁想起和班里一群熊孩子斗智斗勇的趣事。
? ? ? ? 籃球在班里引入還是我帶的頭吧,記得七年級在學運動的時候,講到了籃球,學習了姚明,Lebrown James的基本介紹,從此籃球這項運動在班里男生中盛行開來。
? ? 不用說,高個子的男生有著先天的優勢,一度很著迷,就連矮個子的小不點也成天湊著去打球,生命在于運動本是無可厚非,可是慢慢的我發現他們有些跑偏了。
? ? 說說班長偉吧,個子不算太高,酷愛籃球,這一課學完后更是對籃球接近瘋狂的狀態了,只要一下課立馬就沒了人影,操場上,走廊上全是他飛奔的身影。作為班長,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班里的男生緊跟其后的越來越多,遇到課間十分鐘,下去打球不夠用就在走廊玩一玩。大課間,午餐后,體育課,放學后,更是打籃球的大好時光,本來出來活動活動是好事,平時的學習是很枯燥,可是癡迷狀態就不正常了吧!
? ? ? 漸漸的,出現了上課班里人不夠,過了幾分鐘幾個男生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在門口,眼瞅著形式不對,我在班里和同學們約定,打籃球可以,不過課間時間不允許,體育課和放學后隨便。男生們仿佛也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一個個低下了頭不敢吭聲,這樣以來倒也消停了幾天,沒有出現課堂遲到的現象。
? ? ?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一兩個星期老毛病又犯了,講道理吧,孩子們都懂,就是管不住自己,于是我決定還是得下狠手。又是一次大課間后的第三節課,班長帶著幾個人大汗淋漓的又來晚了。這次我沒有讓他們直接回座位,讓他們到講臺來看我做實驗,我拿起一把剪刀,費了好大勁,終于把他們手中的籃球扎破,同時是誰的球還讓誰負責將破了的球送到垃圾桶。
? ? 同學們震驚了,想著我向來不會這樣兇狠,一個個又是不敢吭聲。最后我說:“得寸進尺不可取,凡事適可而止,課間再打球,見一次扎一次”。
? ? ? ? 當然也給他們留了后路,如果想打球,可以組成班級球隊,放學打。還跟他們說13班的楊帆老師一直喜歡打球,也經常帶著班里的學生一起打,想要打球可以和13班學生進行PK,也可以和老師一起切磋。
? ? 到這他們凝重的表情放松了許多,現在的孩子真心怕他們內心脆弱,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又惹出什么事端,真是打一巴掌給個糖豆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