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機器理論
孫正義先生曾經有個很著名的“時間機器”理論,大致意思是在某行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先開展業務,等待時機成熟時進入行業發展較落后的國家,就像坐著時間機器回到若干年前的發達國家。
多年來,中國的互聯網產業一直是以美國為師的。大批起源于美國的商業模式被“Copy 2 China”。美國一直是全世界通信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引領者。
個人思考:
以手機支付舉例。現在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等新型應用,在一線城市很普及,但是到了二三線城市,應用的接收程度和使用率遠遠沒有想象的高。人們出于,安全信任,疑惑,操作簡易度等原因遲遲沒有接收這種新事物。我曾經問過很多朋友對支付寶的使用情況,他們大多不在支付寶里存錢,即使有支付寶賬戶,每次消費還是通過網銀支付。
要想讓二三線城市消費群體的接收程度接近一線城市必定需要一定時間的過度,這就是[時間機器]理論的表現,當然這種差距的消除,還需要其它大環境的綜合作用。
移動支付與O2O
所以我們目前的移動支付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零售行業的落后。
第二,巨頭們都想一統天下的心態。?
日本給我們的啟示則有兩個。
第一,線上互聯網公司應當加強對于線下資源的挖掘,進行更加互聯網化的引導。
第二,由于巨頭們都想吃獨食,戰亂不斷,雖說競爭過后一定會出現一個很好的生態,但長期來看這樣的角逐也在嚴重拖延我們進入移動支付的大時代。消費者更需要一個集中化,一體化的體驗服務,這是最終的本質。日本的合作精神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鑒,中國人吃獨食的習慣或許正是反思之時。
補充
這篇文章最初寫于2014年初讀書筆記。現在是2016年初,互聯網環境,尤其是O2O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過了2015年一年的喧囂,O2O行業倒閉和合并不斷。互聯網公司應當加強對于線下資源的挖掘在我看來也是困難重重。倒是更多的傳統行業瞄準了互聯網并發力,在互聯網+的政策下,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方面的設局和實踐會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