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直播視頻平臺賣“飛機”
一架真的可以買來帶人飛的飛機,能像淘寶一樣買到,甚至要像在淘寶上物流發貨、自己組裝,你敢信嗎?直播平臺“快手”連接起了“飛機”買賣的兩頭。
在快手上,一些用戶通過直播、短視頻的方式最為廣告、推送手段,推銷自制的小形載人飛行器。這種飛行器形似直升機,卻又有固定翼飛機的特性,不能垂直起降,起降需要有一定距離助飛,外形也較為簡陋,各零部件裸露在外,甚至駕駛位都沒有密封,只有擋風玻璃。這樣的“飛機”你敢坐嗎?在平臺內,這樣的飛行器也被成為“旋翼機”。
02 平臺所售“旋翼機”屬黑飛
由于缺乏有效識別設備,目前對于低空飛行的監管尚存盲區,而這些飛行器都由手工作坊制作,并沒有生產、銷售、升空所必須的證件。
賣家坦言,購買“旋翼機”的人,幾乎沒有人會去辦理航空證件,并建議購買者一般去農村飛,沒有人查,甚至在城市上空飛過也沒事,只要不在城市內起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設計的航空器,均應具備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單機適航證才能進入民用航空市場。
旋翼機沒有任何證件,全部屬于黑飛。
03 不是黑飛違法 而是立法滯后
我國對于民用航空領域的管制相當嚴格,不過因為過去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用得起飛機、有用飛機需求的人較少,這方面的管制也不會影響很多人,與自然不被人們所熟知。
如今,社會經濟水平提升,人們的日常娛樂需求上升,精神追求也邁向了更高的水準,對于天空的探索已不再是公司機構的專利,普通人也有“上天”的權利。
我們可以想象,即便這些能飛的旋翼機去申請相關證件,也有大概率被拒絕,更多的原因是舊規定對新事物的不相適應,原本處于安全規范考慮的法規,此時成了阻擋在發展面前的攔路虎。
人們不斷提升的需求應當被滿足,法律和規定也要因此適時而改。
04 自制飛行器 創新要鼓勵
人類因想象而插上翅膀?!霸煲患茱w機”這在很多人眼里幾乎是天方夜譚,可確實有人做到了。
事實證明,并不是只有專業科班出生的人才能做出專業的事,人的能力和可能性不能被一紙文憑所限制。人才不僅要讓他們在關鍵崗位發揮作用,更要將人才的培養和創新的火種儲藏在民間。
降低準入門檻,提供扶持以保障生產安全,允許生產以保障安全。這樣既能完善監管保證安全,又會鼓勵民間創新,是一舉多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