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破繭的蛋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能有能力不干什么。--伊曼努爾
只有自律了,你才能夠有自由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了你會干什么?
有些人對自由的美好想象,莫過于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約束,想做啥做啥。有人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描述了自己在辭職之后,享受了兩個月的自由生活。原本的夢想是,辭職之后,有時間打理自己和家里,每天早上健身,給自己做上美味的飯菜;下午約朋友喝個下午茶,聊聊天,暢談人生。而實際情況是,這兩個月在家里日夜顛倒,蓬頭垢面,精神不振,吃泡面和外賣,埋頭打游戲和上網。所謂的健身、下午茶和美味的飯菜,一樣都沒有實現。
確實是自由了,沒有約束,沒有老板,不用干活,可為什么還是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斯科特 ·派克博士在 《少有人走的路 》中寫道 :“自律是我們解決人生問題的基本工具 。沒有自律 ,我們什么都解決不了 。 ”
自由和自律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自由,是放任自己,想干嘛干嘛,而自律是嚴格要求自己,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標和計劃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每時每刻來約束自己。說到自律,康德就是一個世人的典范。按時起床,按時散步吃飯,按時睡覺,每一個活動都是很準確的,以至于鄰居都把他的生活作息規律當做自己家的鬧鐘,想知道幾點就先看看康德在干嘛。這樣高度自律的康德,收獲的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獲得了豐厚的收獲,著就是自律的好處。
自由和自律,其實也是相關的。自由就是一定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運,就是自己有自我選擇的權力,而不是被動的去做一些事情,著就是我們的自由。而真正想實現這種自由,靠的缺失自律,來無時無刻的約束自己,讓自己能夠克服自己的惰性。
自由,讓我們選擇了自己想要的道路;自律,是讓我們沿著選定的方向吧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你選擇自由的生活知識一個開始,真正的實現卻是靠著我們堅持不斷的自律。
自由本來就是在做一道道的選擇題,而自律就是你做這些選擇題時候手中的筆,用這只筆,不斷的做減法,減少我們的懶惰,減少我們的自由放蕩,同時也減少我們的欲望。如果欲望過多,自己想實現自由是很難的,欲望越來越多,最終自由就不可能去實現了。
舍得,舍得,沒有舍哪來的得。只有適當的舍去我們的一些東西,才能夠換取我們的自由生活,而這樣的生活才基本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只有用自律來不斷的約束自己,強化自己,最終,我們才能有選擇自由的機會,這個機會需要我們舍棄一些東西來滿足,衡量其中的得失,才能夠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