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分支眾多,在本科階段會接受到普心、生理學、社會心理學、咨詢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全面的知識培養(如果你所在院校的心理學培養計劃,不是這樣的,我也只能呵呵,你懂的),而不同院校也會依據各自優勢重點加強某個學科方向。但到了研究生階段,大家會選擇相對比較“狹窄“的學科進行專門的科學研究。那么問題就來,你可能兒童教育方向,你可能是咨詢方向、你可能是犯罪心理學方向、你可能是運動心理健康方向,你可能是工程心理學方向,而你可能是腦認知方向的,這么看來能夠到互聯網公司謀其發展甚至想從事用戶體驗設計師的人微乎其微。可事實上大量的心理學畢業生從事用戶體驗相關的工作。所以作為心理系學生,互聯網及用戶體驗師的大門一直向你敞開。
那么心理學學生投奔到互聯網行業有哪些優勢呢?
1、基本認知規律的掌握
你已經熟悉掌握視知覺規律和大腦分析加工規律,你能夠判斷人作為個體的所有行為和認知習慣,所以你能夠設計出符合個體認知產品。
2、以人性為本的思維模式(多年科班培訓的結果)
小到個體態度和情緒狀態,大到群體決策,你總是習慣從個體人和群體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面對任何問題,你總會優先想到人的感受;此外社會心理的訓練,讓你知道群體行為的規律,把握大眾的心理狀態。
3、溝通能力,咨詢師的看家本領。
快速打破心理隔閡,建立信任基礎,有效溝通,這是心理咨詢的必修技能。而就單單如何建立咨詢前的信任,你也會花費大量開始進行實操演練。而溝通技能,也是互聯網這個與人打交道的行業,必須具備的。
4、對數據敏感,善于發現“差異性”
每個心理學童鞋都不忘記張厚粲老先生那本厚厚的“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大部分人至今還保持著“差異是否顯著”的口頭禪。你習慣性去看數據,習慣去比對數據間的差異。
同樣有些是你們比較欠缺,也是很多人經常問我的問題。
1、基本設計的常識
不要以為設計史、美學等與你無關,這些如同心理學史之于心理學者一樣重要,他們會融入到你思想中,成為你設計思維的原動力。
2、頁面和細節處理能力
這真真是每個非設計學專業需要補充的,也是每個非設計設計師的心頭痛。但這就好比武學中招式套路?,雖然不如內功心法一樣重要,但是照貓畫虎可以快速掌握基本設計常識。所以ios/aos/wp/web等設計規范,是每個入行設計師必選牢牢掌握的知識。看似死板,但效果奇佳。再有就是細節處理能力,這個因人而異,但是確實成為交互設計師的很重要的素養。直接決定你在用戶體驗上成就。
3、逼格和品味
換個說起,就是你的眼界,對于設計,對于美的眼界。大蒜好吃,咖啡好喝,兩種品味,并無好壞之分,但是決定你更適合做哪類產品。如何強化呢,很簡單,多看,看好的,好優秀的。
心理學作為基本的素質修養,可以在很多領域幫助你。而你所能做的就是善用自己多年的知識積累(非空話,只有當你用心工作后,你就會發現即使當初沒有認真學習的知識,也能作為你底蘊,在某一時刻幫助到你),將其轉變為工作中國的能力。這很難,尤其對于心理學專業出身的童鞋,但是確實你的必經之路。那些還做猶豫是否投奔到互聯網中的Psychology man,從某種層面而言,用戶體驗相關的職業,如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用戶研究員,都是最接近你知識背景的職業。所以,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想法,就可以馬上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