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晚看了諾蘭的新片- 敦刻爾克,看完心情很沉重。整片的音樂我給五星,每次響起節奏越來越快的提琴聲,我整個人都扭成了一團。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士兵說的,“我想回家”,在那種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每個人望著大海,都在遙望家鄉。
死亡,是40萬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共同面臨的恐懼,這種死亡是安靜的,冷漠的,不同于權力的游戲中的死亡,冷兵器時代的殺戮是血腥野蠻的,一刀砍下去,能聽見慘叫聲,看見鮮血,被血液濺的一臉,而熱兵器時代,一個小時死上萬人都有可能,一架飛機掃射一圈,就能死幾百人,死亡變得太容易,以至于有人會麻木,麻木的認為電影無聊,是現代的兵器讓我們看不到太多鮮血,腎上激素得不到刺激,忘記了無聲的死亡更加恐怖,它可以瞬間奪走更多生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直在為活著拼命努力的主角,最終活了下來,不僅在電影中,現實生活更是如此。最近我學習了理財,記手帳,還看了一些哲學,究其原因,是源于對死亡的恐懼,魚說死亡沒有辦法避免,好好過好每一天,以前這句話我會以為是雞湯,現在讀來是真理,學更多東西,自我成長,豐富內心,拉伸生命的廣度,生命太過珍貴,別浪費了每分鐘,每一秒。
最后我想說說道森先生,我能想到的詞就是偉大,他在戰爭中失去了兩個兒子,依然掌舵向前營救退兵,他說,像我這個年齡的人發動了戰爭,而讓像你們這樣的年輕人上戰場,所以我要去。這些話說出來那么自然平常,卻震撼內心。
謝謝諾蘭,帶給我這么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