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過大學的人都了解絕大多數學生的日常的作息習慣,深夜不睡、白天不起。有課的話,勉強可以在7:40起床,飯也不吃,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奔向教室,要是沒有課的話。直接就早飯和午飯一塊吃了。
一年半來,我一直秉承著“早起毀一天”的信念,霸占著寢室最晚起床的稱號。而我的舍友們,有兩個每天準時7點起床,洗漱,吃飯,日日如此。說實話,我挺羨慕他們的,能有如此規律的生活習慣。我從心里也想過要早起,也嘗試過很多次,所有的嘗試,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早起毀一天,起得早了,上課時就困得不行。
2.還在上高中時,經常給自己憧憬美好的校園生活,心里想著,要閱讀很多書,要堅持去健身房,要堅持跑步等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結果呢,被生活的現實給狠狠地打臉了。除了閱讀從大一開始還堅持的不錯,其他的所有,都是偶爾想起來了,打雞血似得健健身跑跑步,過幾天又給拋九竅云外了。跑鞋、訓練服、瑜伽墊等裝備也都買了,卻像新的一樣被遺忘在犄角旮旯里。我也想要堅持下去,卻總是被自己的各種理由給搪塞過去。
3.從高中開始,我就有一個他國夢,想要走出去,看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大學開始時,勵志要堅持學英語,有朝一日可以去外國旅游或者留學。現在的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學好英語后,日后肯定就幫你別人多了一個機會,畢竟現在北京的很多企業都有很多要用到英語的地方,技多不壓身嘛。但是我也僅僅停留在想要學英語上。制定過很多的計劃,每天背40個單詞,或者睡前聽30分鐘英語,再或者每周閱讀一本簡單的英語讀物等等吧,最長的一次堅持了一周,其他的基本上早上列好計劃,晚上就計劃流產了。
這就是我之前的狀況吧,不僅是我,身邊的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這就是所謂平庸的大多數吧。這學期開學時,或許是受了什么刺激吧,我就在問自己,難道我就連早起都做不到嗎?難道健身就真的那么難嗎?難道我就注定什么也做不到嗎?
然后我就制定了一個計劃,有關早起、健身、跑步的,在制定計劃的同時,我跟一個同學說,我有個堅持的計劃希望他來監督,如果我沒有按計劃來,就請他喝酸奶,3次間斷的話,請他去飯店吃大餐。就這樣我的計劃又一次開始了,說實話,我以為我真的又會像之前那樣,半途而廢。
先說一下我的計劃。每天早上六點四十起床去跑步,一般是四公里,然后吃飯,回寢室拿書包準備上課。晚上晚上根據當天的安排確定跑或者不跑。每周一三五去健身房鍛煉一個多小時。很簡單的計劃。
第一天時,我是怎么也不想起,想了想酸奶,然后就硬著頭皮起來了,拖著疲憊得身體,帶著不情愿的情緒,慢慢吞吞地跑完了4公里,結果上課時竟然出奇的不困,可能是由于運動完興奮吧。就這樣,我的簡單的計劃開始了。
可能是不想破費吧,也可能是跟自己較上勁了吧,我竟然堅持下來了,當然,中間間斷過幾次,隨著夏天的來臨,也計劃也改變了一點。至于中間的辛酸,只能自己去體會,無論我說再多也無濟于事。
我來說一下,堅持給我帶來了什么吧。
首先,終于能早起了,每天我都是寢室起最早的人。早起以來,生活更加規律了,飲食終于從一日兩餐變成了一日三餐,因為早起,感覺每天時間多了很多。
更有耐力了。之前跑個兩千米,我都氣喘吁吁,現在輕輕松松跑個10公里不成問題。前幾天體側,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績,兩公里8分半。隨著跑步的堅持,無論是速度還是距離,都在不斷地刷新自己的記錄。
這兩張是我間隔一個月的跑步記錄。一個月,我5公里的成績提高了兩分半。當然了,這個成績還是很low的,我的目標是5公里20分鐘,還需要更加努力啊。
改掉了很多壞習慣。之前我喜歡吃路邊的小吃,我很清楚。那些東西不衛生,但還是忍不住吃,基本上每天晚上10點多必要來份夜宵。昨天路過中食堂時,我才意識到,我已經兩個多月沒有吃過路邊小吃了。除此之外,我也不喝酒了,煙也戒了,也不熬夜了等等吧。
總之,現在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積極更加規律了。也許這也是一種成長吧。
能有這些改變,相比以前,我感覺自己還是很牛逼的。
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些的,只要你敢嘗試一下。試一下,給自己一個變得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