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看了余秀華的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后又去微博翻看了她許多的文字和詩歌,很是喜歡這個矛盾體的女人,如她自己所言,心在云端,身在泥濘…她的文字靈動而入心,她的性格不裝逼不妥協,看她在微博懟人爆粗口,覺得很過癮!有些人就是該罵,有些人就是喜歡犯賤,而我喜歡看她粗言罵人,爽得很。
在生活中,我不是一個愛哭的人,卻常常在看電影和文字時流淚,太容易共情到故事中人的內心是不是一種???比如看余秀華,看她的故事,看她的文字,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小桃的影子。
我好像從來沒有深愛過什么東西,所以愛好廣泛,卻也都是表面功夫,沒有一個能經久打磨還不棄的愛好,也沒有一樣能拿的出手的絕活。余秀華說,寫詩本身就是自己喜歡的事,無需堅持。是呀,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何須談堅持?就好像愛情,如果你發自內心的愛著一個人,又何須堅持?所以才有所謂的堅守婚姻吧。無非就是不愛了,或者不那么愛了,卻因為某些原因不便分開,才會堅守吧。
有的人注定是為了某種東西而生的,就如商細蕊所說,不是我選擇了戲曲,而是戲曲選擇了我,而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忙忙碌碌尋尋覓覓,卻最終也不一定能找的到那個選擇了我們的東西。
詩歌選擇了余秀華,戲曲選擇了商細蕊,畫畫選擇了月亮與六便士里的主人公……那什么選擇了我呢?
或許只有純粹而深刻的人才配被選擇?像我這種從來沒有深愛過一樣事物的人大約只能隨波逐流,庸庸碌碌的活著吧?誰知道呢?我就是無法持久的愛著一樣事物,也無法從一而終的愛著一個人,所以只能在這花花世界里淺嘗輒止的活著吧?誰曉得呢?
人生一世,終歸入土,那么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呢?也許就是體驗二字吧,體驗愛與恨,光明與黑暗,意義或無意義,從生到死,幾十年,僅此而已…這世上有你愛的人,或有你留戀的東西,那就好好活著吧,搖搖晃晃也罷,跌跌撞撞也好,總歸在這搖晃與跌撞之間還有著幾分美好,那么人間便值得!
胡言亂語,不知所言,就此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