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姜蘇
這個張保姆,是個見過世面的老油子,她說:“石膏還沒有取掉,快了快了,還有五六天。”頓了一下,她忽然壓低嗓音,神秘兮兮地說:“今天,嗯,你嫂子來了,來了以后,讓我和她把你媽的冬天的秋天的衣服整理了一下,說,胳膊恢復(fù)的也不錯,去蘇州應(yīng)該沒問題。我也沒吭聲……”
話音剛落,月涵馬上說:“什么什么?我嫂子說什么了?”
“你嫂子說,你媽這月底去蘇州應(yīng)該沒問題。”
月涵一下急了:“這哪能行呢?胳膊上石膏還打著呢,打著石膏怎么來呀!”
張保姆在電話里依然故作同情地壓低聲音說:“你可說吧么,你可說吧么。”
月涵急匆匆地掛了電話,馬上撥通了月琴的手機:“姐,剛才保姆說,嫂子要在這月底,把媽媽送來呢!”
按說,月琴比月涵沉穩(wěn)的多。但是,月涵的話還是讓月琴沉不住氣了。她這兩天正為這個問題犯愁鬧心呢。這兩天,她一直心想,老媽胳膊上石膏還包著呢,他們怎么也不可能讓老人吊著胳膊上火車吧。
“什么時候說的?怎么說的?”月琴差點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剛才。保姆說,今天嫂子去媽媽那了,和她整理媽媽秋天冬天的衣裳,還說,媽媽胳膊恢復(fù)的不錯,不會影響月底去蘇州。”
月琴終于沒能壓住焦急的心情,聲音也忽然提高了一半:“這簡直是胡鬧呢!連幾天都等不及了!本來,早就想說他們,現(xiàn)在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在天津,為啥就不能讓媽媽和她們住在一起?一星期才去一次。這下可算是熬到一年了,根本不管媽媽的胳膊恢復(fù)的咋樣,一天也不想等。”
“就是,早看透他們了!如果常去看望,媽媽能摔成這樣?”月涵習(xí)慣和姐姐一唱一和。雖然,她們面前并沒有正議論的對象。月涵也習(xí)慣讓月琴最后拿主意:“那咋辦呀?”
月琴沒接她的話,她急速地動著腦筋,嘴上說:“嗯,不行,不能讓媽媽帶著石膏,上千里路的折騰。”她要想想對策再說。
她心里很清楚,至今天,她和月涵誰也沒有對天津的哥嫂提過推后接媽媽來蘇州。她的小算盤是等著天津說,或者誰也不用說———那還用說嗎?老媽八十歲的人,摔斷了胳膊,怎么能動彈?
可是,剛才月涵的電話,讓她一下子手足無措了。不過,月琴畢竟是月琴。她只想了一個鐘頭,就決定去天津看看老媽。當(dāng)然要拉上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