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底層的呼吁_____書法的出路
? ? ?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仁:我是一個農民書法愛好者,沒資格談論高等書法的理論問題!但憑我多年寫春聯的經歷我想談談書法的出路和傳承問題。
? ? ? 第一,為什么現在學書法的人這樣少?因為書法難掙錢難養家,而且進步慢難出名,平時用不上。書法與經濟脫節,市場鏈斷裂。干一天活還掙一二百元可勉強養家,練一天字沒人給你飯吃!社會的現實化不得不為生存而奔忙,很多人認為書法這東西好不好都行!寧可花十元錢吃碗飯或買包煙都不買你的書法作品,學書法還不如學一門實用技術,沒市場,這是個社會問題。到學校教書法也要有專業畢業證,字寫得好也進不了圈,,再說書法又不考試,學校不愿多開一個書法老師的工資,兼職老師就可以應付檢查。就算你寫得再好,有高手、專家在上面,你的名氣很難超過他,沒啥人要你寫。就算寫也大都是不掏錢地寫,贈品!所以愛寫字的都轉行搞裝裱業或其他兼職業。年輕人就更不用說了!都用手機電腦打字,連硬筆都不寫了,要不是國家怕丟掉傳統文化遺產提倡加補貼,大學書法專業也要歇歇腳了。就算有些地方搞書畫比賽或書畫館也是考慮到經濟利益和商業推廣,真實目的并不是考慮文化遺產傳承。有些有錢的大款給自己的家里或公司掛幾付名人的字畫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社會關系,練練字也是為了裝點一下臉面。除了專業的書法家和書法教師靠寫字吃飯。其他人寫字大部分都是雅興所致,不靠寫字謀生,因為書法沒有市場和出路,不能形成良性循環。再就是書法尤其是毛筆書法實用性不大,有人把書法搞成純藝術品,喪失了書法的實用價值,古代人毛筆字是實用的字體,現代人卻忽略了它的實用價值,只追求藝術價值和理論方面的東西,到處講課講理論。書法已經從古人的必修課變成選休課,再變成免修課。
? ? ? ?第二,教育體制的滯后沒有給學習書法制造良好的氛圍。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一切變得金錢化,凡事都拿錢來衡量。學校也不例外,凡事都拿分數衡量。因為書法參與考試制度比較困難,中國人分數觀很強,自然書法課就成了形式主義,不考試的東西學不學都行,從學生和老師思想上引不起重視,教育制度無法體現書法的重要作用。
? ? ? 第三,書法專業生和書法愛好者的就業出路問題。除了當書法教師和辦書法培訓班以外,就是找效益比較好的單位寫字當文秘文書。出不了名、字就賣不了,技術用不上就只得先放下,放下就越用不上了,練字提高水平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只好走一條和商業結合的路子,用書法提高自己商品的知名度。在沒有找到用武之地以前你還要為生活而奔波,弄不好會淪落為“窮秀才”的名聲。再就是走江湖賣字,搞收藏,那就要看你的命運造化了。
? ? ? 第四,要提高全民族書法文化水平和傳承關鍵在于教育體制和考試制度。唐朝書法為什么興盛?除了皇帝愛書法推廣的作用,關鍵是寫字參與了考試制度,成了文人仕途階層的必修課,字不好就不能當官,把文化人對字的尊崇達到了極致。就現代人而言,把分數看得格外重視,書法可以在中考、高考語文課或作文中占取一定的分數,哪怕就五分十分,它對學生和家長的刺激作用就會從根本上發生一場革命,會使整個民族對文字的重視起到合法化,標準化,硬行化…的作用。只有這樣中國書法文化才能代代傳承,發揚光大!書法才會在根本上引起全體國民的重視,書法專業人員的就業門路才會越走越寬…
附言:
以上只為一個農民的個人部分觀點,信口開河,如有差錯請指正,個人覺得,書法的出路問題是所有問題的核心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和強制性措施才能經久傳承,不然一切都是空頭口號!
? ? ? ? ?2017年3月16日寫于北京 ?(王德虎)
王德虎,山西省萬榮縣人,網名:瀟灑的風。1968年生,愛好書法與寫作,陶冶性情,感悟人生。隨筆作品有“人生棋”、“桃農哀”、“人性與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