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穿什么?”
這應該是每個女生都無法躲避的苦惱吧。
大學的時候每過幾個月就會感覺怎么又沒衣服啦,緊接著就是一通買買買,后果就是畢業時,衣柜子亂糟糟的胡亂壓在一起的衣服,還有各種紙箱里,很多自己都不記得自己買過。剁手的一時快感帶來了不斷的找衣煩惱。
更不方便的是,因為衣服太多,空間就那么一點,免不了就要硬塞,所以時常就是想穿的時候找不到,不想穿的時候又突然蹦出來。看一下,還被蹂躪的全是褶皺,又廢了一件。
從那以后我就開始了我們瘋狂衣物斷舍離之旅,在回到家后一次大規模的扔扔扔之后,終于開啟了不再糾結的日子,以下是我的小小經驗和心得。
輕便衣櫥兩大原則:
制定自己的衣櫥清單 — 防止亂買
只買品質的衣服 — 少而精
有了這兩個原則,就開始行動啦,先制作衣櫥清單,我是按照季節羅列的,換季的時候一打包放好就好,比較方便。
因為現在是冬天了,所以我以冬天輕便衣櫥清單為例。
清單制定根據自己的職業需要,我日常辦公室需要穿著稍微正式,所以衣物色彩以黑白灰為主,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太懶,這三個色系怎么搭配都可以。
衣物數量上我很少變動,基本這些可以滿足我的需求,毛衣純粹是自己的喜好,所以數量會多一些,還有毛衣款式也很多,高領的低齡的,短的長的,兔毛的毛線的,圓領的V領的,色彩訂好了,款式選幾個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我的款式不是所有都包含,例如衛衣,因為我是娃娃臉,內搭用衛衣還是顯得太小,所以現階段不會考慮。而牛仔褲,因為冬天覺得穿起來很冷,選適合的版型也是很麻煩的,太費精力,也就沒在其中。
再說質量,工作后就和上學不一樣了,買衣服很像化妝品,肯定是越用越貴的,挑選一件質量好的,雖然價格比沒牌子的要貴,但穿在身上的內心感受,帶給他人的形象以及穿的時間,算下來,其實買品牌的性價更高。當然也不是無限買買買,數量合適就好。這里也體現買百搭款的重要性,品牌+百搭=穿很久,也是變相的省錢啦。
至于打底褲我用的很費,我的需求保暖就好,所以品牌我不看重,穿完一年,差不多有的變形就很嚴重了,三四十元扔了也不心疼。
而手套、圍巾、睡衣這些,只要好看,其他的我不在乎的,睡衣可能會重視一點,逛街的時候看到紅豆打折的,要是沒換洗的,也會隨意拿一件。
總結:
其實只要基礎框架出來了,買衣服或者穿衣服就會省事很多,早上著急了,隨意拿出幾件都可以搭配。衣服舊了,再買個差不多的補充上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太費心選款式。
我之前在詩凡黎家買的灰色呢大衣,已經穿了3年了,今年外面有些起球了,所以我就計劃換掉,又去詩凡黎家買了一件差不多的灰色的更替。我們衣服在更新,店鋪衣服也在不斷更新。
基本經過一年,哪些品牌適合自己,哪種風格適合自己我們都會很清楚了,只要用一點心,相信我們都會有自己的輕便衣櫥的。
我是張嚴心,衣服的選擇上,我喜歡最簡單的方式,可以嘗試一下制作自己的清單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