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500強外企項目經理,飯團寫作會員七千余人,一個月前他做出了一個決定——辭職。
弗蘭克其人:一個月前是500強外企項目經理。簡書簽約作者,寫作教練DISC認證講師。2016年4月開始做付費內容 ,第一次就做了6萬多。然后連續做了13期的寫作訓練營,已經累計到三千學員。
他有自己的產品線——7000多人的飯團,399的寫作訓練營,699一對一的約見(線下或電話),1999的一對一的寫作私教教程,此外還有朋友圈的文案寫作技巧,和有流量的人一起合作開發一些讀書欄目 ,還在幫另外一個媒體人做寫作訓練營的策劃。
因為最近我也有要辭職的打算,所以特別想了解那些辭職的人在做這項決定的時候都做了哪些準備,他們經歷了怎樣的掙扎、糾結……
當然,此刻徘徊在辭職十字路口的人會有很多,這肯定不是我一個人的需求。
羅胖曾說過,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的世界里有這樣三個詞——立場、感受、意見,另一種人的世界里也有這樣三個詞——目標、方法、行動。
柴靜曾說過,采訪不是評判是認識,不是改造是明白,放下目的,學會感受。
羅胖說的“感受”和柴靜說的“感受”并非同一解。羅說的感受是帶著自己的那套價值觀去judge別人,放大自己的好惡悲喜。而柴說的感受是拿掉自己的價值觀,以一個人的最本然的狀態,來跟你面前發生的事情發生關系。
當我打算電話采訪弗蘭克的時候,我列下了提綱,但沒有發給他,約好了時間就開始了。沒有彩排,沒有演練,我即時問,他即時答。我不能說這種方式一定真實,但有把握說,一定更接近真實。
娜:對于你的辭職我還是感到挺震驚的,畢竟是500強的外企,這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工作,而且你利用業余時間辦寫作班也有一段時間了,你用事實證明了你是可以把這兩件事同時干起來的人,況且500強外企項目經理,這是一個多好的背書,可是說辭就辭了,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你做了這樣一個在外人看來不是太理解的決定?
弗:因為錢不夠多嗎,跟你說實話,500強外企的項目經理,我一個月拿到手的就2萬塊錢。而通過我的各種產品,一個月平均下來能有3萬多。而且通過實踐證明我有營銷、策劃、寫作等轉行能力的積累。
我自費學習過產品開發,新媒體運營,我覺得這個時間我差不多準備好了。我又糾結了這么久,憑著我現在的收益和我將來的收益,還有將來的可控的自由、可控的時間我覺得可以去嘗試一把。
另外,還有一些朋友推了我一把,加上人脈也還可以吧,那就嘗試挑戰一下,當然這個過程沒有那么舒服,因為我養著小孩,我帶著家人,我老婆沒有上班。我比80%的人壓力都大,因為我的年紀大了,36歲了。20多歲的人或許會覺得工作沒了就沒了嗎,大不了我再找一份嗎,我不一樣,我出來之后就回不去了。
娜:從有這個辭職的想法到提出來付諸行動,你用了多長時間?這期間有過反復的煎熬、掙扎,各種權衡利弊的比較嗎?
弗:三個月吧,我從五月份開始動搖。因為那段時間也確實特別忙特別忙。別人給我發信息,我都不愿意回,讀者給我發信息,我也沒回,因為他們根本不理解我有多忙。我白天要上班很忙,加上我自己做訓練營這一塊也很忙,要自己策劃產品,還要帶小孩,那段時間自己也肥胖的不得了啊,各種潰瘍,身體不舒服,壓力很大。就想著去辭職。
于是5月底,我就招了一個下屬,我就打算先把他培養起來,培養成接班人,到時候我向老板辭職的時候,我就可以說走就走了。我也向朋友咨詢我將來的方向是什么,我應該怎么轉行,將來怎么賺錢。他們就建議我出來吧,對,最后我就下定狠心就出來了。
娜:家人是如何看待你的決定的?
弗:我老婆支持我,但是我自己是比較謹慎的。我老婆不熟悉互聯網,她不知道這里面有多少坑、風險在里面。她不懂互聯網。她只是能看出我還挺忙的,我還挺糾結的。啊,你糾結那你就辭吧,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
但我很謹慎的,把自己的下半輩子搭進去,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嗎,我知道這當中的風險是什么我也知道難點是什么,我也在網上混了這么久了。
娜:那你現在是開了一間工作室還是在家里辦公?
弗:我自己注冊了一家公司,但是一個空殼公司。將來我打算去做B端業務的時候,可以走賬嗎。我現在是在家里辦公。
娜:在家里辦公會受影響嗎?
弗:會受影響的。所以過幾天我也打算讓朋友幫忙找一個卡位之類的,那樣我就能像正常的上班族一樣,早上十點鐘過去,下午回來,這樣可以集中精力去那邊工作一下。我一定會做這種嘗試的,因為在家里辦公一定不是一個好的環境。
娜: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有沒有對自己當初的這種選擇后悔?
弗:真正離職是上周五,因為之前都是在交接的過程中。我離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習銷售。因為你在互聯網上混的話,銷售能力不強,沒人給你錢啊。
娜:你是一個特別舍得對自己投資的人,總共有十幾萬了吧,我看你報的都是大咖的課程,對于投資自己這塊我想聽聽你的想法,你是那種特別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嗎?這些班最后都達到你的預期效果了嗎?自己有一個評估嗎?
弗:我特別需要錢。大多數都沒有達到預期,有幾個超出預期就足夠了。沒有說我投入進去就一定能有回報的。就是試錯嗎,我一開始報的幾千塊錢的課,都砸到水里面了,什么也沒有啊。但是我知道有投資就有風險嗎,我跟那個發起人一言不合就退、就拉黑,這很正常。我也不想跟他廢話,因為這就是一個投資行為嗎。
我自己知道這里面有風險的,如果我在一個群體里面,我是向上的,我是可以看得見回報的,那就值得去投入啊。見不到回報的那就直接就退了,付錢的也退,一千塊、兩千塊直接就退,我不想在里面浪費時間。更不要說那些幾百塊的,免費的我幾乎很少在里面發言的。我收費的都看不過來,為什么要去看免費的呢?
付費是一個投資行為,投資就是有風險的,成年人了幾百幾千塊錢不要去糾結這些。我投資了一個5800的課程,但是我賺回來16萬。我在一個項目里投資成功了就行,然后就是去做好下一個投資項目就好了。
娜:你的飯團成員有七千多人,僅次于貓爺,這是我們很多人都望塵莫及的,可是從你的文章中我能夠看出現在的你同樣非常的焦慮,你的焦慮來自現實的殘酷?或者說你現在的層級看到了哪些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弗:第一,缺錢,焦慮很正常,如果我手上有一百萬現金,我不會去焦慮的。第二、周圍的人,人家賺到了,我沒有賺到,我很焦慮。因為我看到了別人比我內容都差得多都賺到了大錢。我看到了賺一百萬、五百萬,甚至是賺一千萬的人。我不比他們差,我的點到底在哪里?我的營銷點不好嗎?我的賣點不好嗎?我的渠道不好嗎?我的人脈不好嗎?
總之,我就是很焦慮,為什么我的內容賣不出去,賣不好,為什么我的合伙人不給力,為什么我的課一次不能賣一萬份。我為什么這些機會都錯失了?我在思考這些問題。
娜:我自己感覺現在流量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有時并不是你做得不好,內容創業的盤子越來越大,對于流量這個難題你怎么破?
弗:這是一個大話題,給你講一天都講不完。你要花錢去學習,我現在給你講,你沒有實踐過,你是聽不懂的。我做了三千份的問卷調查,我花了20萬在上面,我踩了幾十個坑,不管是內容、產品還是人脈、營銷,我建議你這些都去做一做。
娜:辭職創業需要非常強悍的自律,不但自律還要有高的投入產出比,你每天工作多少小時?每天輸出多少文字?有過統計嗎?
弗:沒有特別的統計,每天就是做那些事情嗎。每天從早到晚十幾個小時肯定有吧。每天都要寫飯團2000字,公眾號每周要寫兩三篇吧。每天要寫上兩三千字吧。關鍵是還要讀書,寫會寫空的。
娜:創業這條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和盡頭,也沒有退路,所以你沒得選,只能一路向前,但事實上人都是有情緒周期的,就像我前天看到老羅的專欄因為他精力透支而停刊了,由此及彼,內心也會非常的低落,當你處于情緒低谷期的時候,你是如何扛過來,走出來的?
弗:看電影啊,游泳啊,購物啊,然后在文章中發泄一下,罵一下社會的殘酷、人性的扭曲就這樣。
娜:內容創業這條路非常的艱難,有時跟你的努力也未必成正比,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節點,堅持1年或是3年,如果做不起來或是達不到你想要的狀態,你會不會繼續到大企業里打工?
弗:我會去改變,我為什么一定要去做流量呢。我現在開始做微商群體和低端企業,可能會走保險培訓,企業培訓師這一塊,所以我會去轉行,互聯網養活不了我的。
娜:創業者都是騙子,他們騙父母、騙老婆……答應的事情屢屢兌現不了,沒有那么多的時間陪伴他們,可能從大企業出來你會發現以為時間更多了,其實未必,你要投入到創業的時間其實是更多了,你是怎么平衡創業和家庭時間分配的問題?
弗:我過去是住在公司里面的,公司給我分的房子,100平的,現在退回去了。當時,中午、晚上都是和家人一起吃飯的,聊一聊,晚上再去講課。并不是說從公司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到家里再繼續講課。
……
我們的采訪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期間不時被弗蘭克小孩的尖叫和啼哭打斷。隔著電話,我想象著弗蘭克此時的生活,沒有了光環和各種頭銜,有的只是瑣碎和一地雞毛,一個疲憊的,要養娃養家的中年大叔的疲憊和倉惶。
他的聲音冷靜、理性,把問題分析得深刻而殘酷。
你要想在互聯網上做事的話,第一,你要思考你的產品是什么,擊中哪一個用戶人群。第二,要有讀者或陌生人認可你的東西 ,要有持續的市場,而不是一次性的。第三,你要有人脈,你得想象一下你身邊有哪十個人會主動幫到你,當然我自己都沒有十個人嗎,如果我去找他們的話,他們應該會幫到我。第四,你的發聲渠道在哪里?
感謝弗蘭克,他為我展現了很多他那個層次才能看到的問題。但我真的不能保證對你一定會有幫助,看完了今天的采訪,你可能更加的焦慮,因為所有問題到了最后都不會有普世的答案,都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辭或不辭,這主意還得由你親自選擇,當然,還有承擔選擇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