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門前更新小打卡主題,發了一篇狐貍與狗的寓言故事。人都說要善良可是看完這個故事。我不知所錯了。
下面先分享一下《狗和狐貍》的故事。
狗深深地愛上了狐貍,可他們卻遇到了死神。
死神說:“你們兩個只能活一個,你們猜拳吧,輸的就得死。”
最后,狐貍輸了......
狗抱著死去的狐貍說:“說好一起出石頭的,為什么我出了剪刀,你卻出了布。”
最近在,家反思從3月到現在自己的所做所為,發現很多做得不對的地方,但同時又感覺自己沒有錯,也許這就是狗的悲哀吧。
狗原本是希望狐貍可以活下來才出了剪刀,可誰成想狐貍卻出了布呢?生活中也是一樣,你原本希望的事情,不一定會按照你以為的情況發展,比方說一個團隊,你原本希望大家待在自己的范圍內發展,但是總有的人做得突出,有的人做得不太好,你說真的是人與人差距大嗎?我想應該不是,誰上班都是為了賺錢,希望自己能夠簽單成功。
上一周有朋友說她沒我聰明,沒我有想法。可是我很想和她說我并不是想法多;還有朋友說我太折騰,就不能靜一靜打磨一下自己嗎?我不得不承認大家說的都很對。不過我想說的是在我的成長字典里,可能“折騰”會被寫在第一頁。
從2月份加入寫作訓練營至今寫了221篇文章,今天這一篇是第222篇,起初學習寫作是為了和心靈對話,后來因為“思維導圖”和“輕松讀書”就寫了一些文案和紀實故事。作為狗寫了很多真情實感的故事,作為狐貍又不得不寫一些鼓動人心的軟文。
其實“狗”雖然無害,但是有的時候很可能好心辦壞事,比如你原本是抱著精益求精的想法,希望課程更上一層樓,但是“挑毛病”誰不會呢?有的時候你的發言就變成了眾矢之的,沉默是金這個成語就是說在你還沒有能力的時候,請不要亂發言。
作為“狐貍”雖然你很聰明,但是處處以為別人會以你為中心,而且其他人也的確這樣做了,但是假如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很難達到最終的目的,因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狐貍和狗其實都沒有錯,人最好的做法是兩者兼而有之,做到平衡,現在很多人希望自己是狗,但是每天卻害怕自己變成狗,拼命的模仿狐貍的行為。這世上誰也不比誰笨多少,只是你能不能放下執念,故事中的狗并不認為死亡可怕,所以它能夠出剪刀,而狐貍卻害怕死亡才出了布。
如果你認為生活中的所有的問題,你都可以解決,那么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做“狗”不容易,“狐貍”更難,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考慮到這件事背后的意義,否則即使達成了目標,也并不一定會帶來快樂。
狗做事情都是為了別人,這個其實不難。但是狐貍做任何事都是為了自己,這個其實很不容易。比如我們吃飯如果為了自己可能就不能吃垃圾食品。但是狗卻可以說,我吃點垃圾食品,是為了省下更多的錢給狐貍買健康食品。
所以做狗和狐貍都沒有錯,這個時代人心浮躁,變化太快,人人嘴上說著要做狗,心理卻沒一個不想做狐貍。假如你有機會成為狐貍的時候,請不要忘記這個故事,選擇真的很難,堅持一個信念就更不容易了。
祝大家生活有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