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項目管理真實情境選擇
? ? ? ?“項目負責人必須在變革管理上花時間,包括教育干系人與項目步調保持一致。如果干系人不了解迭代輸出的快節奏,以及需要他們何時以何種方式提供反饋意見,就會導致流程變為僵局。項目團隊頻繁迭代所交付的成果需要干系人持續穩定地提供反饋意見,但由于干系人數量眾多,客戶往往需要更長時間來響應。項目團隊只能通過將沖刺周期由兩周拉長至四周來適應客戶的反饋速度,以便客戶高層慢慢習慣這樣的流程。為避免這樣的延誤,他在很多項目啟動初期就安排了針對客戶高層的教育期。我們必須對客戶組織架構和客戶滿意度保持敏感。”
點評:真實情境下,注意對干系人的管理。
2、關于項目管理的價值思考
? ? ? ?PMO如何提高在企業內的認可度,如何展現自己的價值,怎樣才能深入項目當中?“項目管理的價值與成熟度不一定有關,而與其對具體項目及其管理環境的適用性緊密相關”。
點評:項目管理在實際導入過程中,特別要注重與企業真實環境的適應性,才可逐步展現項目管理價值。
3、關于項目管理與運營管理區分
? ? ? ?項目管理與傳統企業運營管理是兩種思路不同的模式:傳統的企業運營管理先有組織,可以稱為“永久組織”,然后量體裁衣地為成員找活干。因為組織的資源和能力有限,只能按部就班地重復自己熟悉的事,所以業務發展受限。而項目管理以相反的思路做事,首先策劃健康(經濟、技術等可行)的事,這件事就是項目;然后從自己部門、所在組織或外部組織“借用”最適合的資源組成“臨時組織”做事。這種方式由于從更廣泛的范圍集成了最具專長的資源,所以做事的進度快、成本低、質量有保證,所以是一種更高效的做事模式。
點評:實際推行過程中,需將人員思考方式從運營思維轉向項目思維。
4、關于項目管理中管理型人員及技術型人員SWOT分析
管理型人員
優勢:了解并能掌握標準的項目管理必要的工具(在分解項目工作任務方面,有WBS圖;在處理工期方面,主要有甘特圖和PERT/CPM網絡圖;在預算方面,有S形預算曲線;在資源分配方面,則有責任矩陣、資源負荷圖以及各種資源甘特圖,另有許多輔助的概念和工具),能很好地平衡項目時間質量和成本,監督并掌控項目的穩步推進,具備一定的人際關系、溝通能力,以及對項目風險的預判。
劣勢:每個項目總有所不同,對于項目中涉及精深專業知識的部分,尤其涉及成本及時間(工期)時,需求助專業人員,無法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有“失先機”的風險。
機會:能如期、不超預算、保質地完成項目,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
威脅:隨著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產品的升級換代,往往會“趕不上趟兒”,過分注重項目管理工具本身,容易無暇顧及管理和滿足顧客需求。
技術型人員
優勢:熟悉產品、系統架構,對專業客戶具有強大的說服力,易博得客戶好感。
劣勢:人際交往技巧不夠,缺乏風險管理概念,授權及溝通意識淡薄,無法正確地評估風險,更不用說應對。
機會:因扎實的技術背景,尤其能和客戶方有技術背景的采購人員“說得上話”,易取得客戶信任,方便開展項目,更能激發客戶需求,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更大的利益。
威脅:太“實誠”,對客戶幾乎“掏心掏肺”,使企業利益受損;只顧將產品項目做到完美,所有資源投入質量中,而忽略了時間和成本的控制,造成預算超支,導致項目失控。
點評:通過不同群體分析,可在后續工作中針對性的采取不同應對方案。
5、關于項目管理人才梯隊建設方案思路:
項目設計(區分不同項目類別及分級機制)
搭建項目勝任力模型
明確人員培訓方案
搭建項目經理認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