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制服(uniforms),你會想到什么人呢?警察?軍人?醫生?護士?可能你還會說出一長串的職業,他們都會穿著特定的制服,或英姿颯爽,或嫵媚動人。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制服這個多姿多彩的話題。
首先,某些職業對穿著有特定的功能性要求。
像救火隊員(firefighters),緊急救助人員(emergency services),急救醫護服務(ambulence services)等,這些職業都需要穿著特殊定制的服裝才能更好地工作。 救火隊員必須穿著定制的全套防護服裝,防火隔熱,使他們在實施救援工作的同時,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還有,比如說急診室的醫生,他們必須穿上徹底消毒的防護服(surgeon's scrubs),然后實施手術,從而防止病人感染。
關于警察制服,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典故。在十九世紀,警察戴的是一種由藤條加固的高帽子,尖尖的,可以放在地上當作踏板站上去。站得高當然可以看得遠,警察站在帽子上可以看到墻那頭的情況,擴大偵查范圍。
其次,穿上特定的制服可以使他們的特定身份易于識別。
比如說交通警察,他們身著帶有黃色反光條的制服在馬路上指揮交通,提醒往來車輛注意避讓。還有,比如修女的修道服(a nun's habit),黑白兩色的簡單服飾使她們在人群中異常醒目,特殊的身份在人群中突顯出來。
有一些職業穿著經過精心設計的訂制制服,顯示出職業身份,代表著信賴可靠,代表著優質服務,像航空公司的空姐和空少。
為什么我們會對制服著迷?他們好像有某種魔力。當人們穿上同樣的制服時,會感到屬于某個群體或者組織,從心理上產生歸屬感(fit in)。
第三,穿上制服有助于你進入特別的表象人格或職業角色。
文化史(cultural historian)專家指出,當人們穿上制服的時候,就會進入一種己設定的情景,從而自然而然地體現出制服所代表的人格特質(persona)或職業角色(professional role),內心更加從容自信,獲得一種角色所釋放出來的自由感覺(liberating)。
有時候制服就像人的面具一樣,穿上他們會表現出與其本人完全不一樣的個性特征。比如一個害羞內向的人,穿上法官制服會呈現出一種職業所賦予的威嚴自信,展現出與職業相符的嚴謹形象。
穿上特定的制服,人們就會表現出制服所代表的職業所共通的一些特性。所以說制服好像是一個套子、一個職業面具,讓人們進入特定的專業角色,它是展現給外部世界的職業性格,與本人內在的個性可能完全不同。
我們小時候都會幻想,想從事某種職業,比如說我們想當醫生,那么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穿著白大褂,戴著白帽子,胸前掛著聽診器。當然現在可能有所改變,醫生和護士不一定穿白色,也可能是淡綠色的制服。但是人們的傳統印象中,醫生就是白帽子和白大褂。
或者一個男孩子想成為一名飛行員,渴望穿上帶有黃銅紐扣的短夾克,戴著飛行帽,再加上一副有鏡面反光效果的防護眼鏡,真的很酷,很帥。
另外一個人可能想成為一個廚師,首先就會想到,高高的廚師帽,圍著一個廚師圍裙(a chef's apron),穿著格子褲子(checked trousers)。我不清楚為什么是格子褲子,難道廚師都愛穿格子褲嗎?
制服與職業聯系在一起,簡化了人們對職業識別的過程,有助于提高社會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對穿著制服的人也起到了職業個性與社會角色重塑的作用,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強化。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職業都需要穿著制服,有很多歷史、文化、時裝行業發展等因素,形成了現代社會中約定俗成的穿著制服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