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過后的天氣逐漸暖了起來,雖然大部分春花凋謝,但枝葉更是茂盛,萬物復(fù)蘇的感覺隨著氣溫升高而升騰起來。我喜歡這個時候的熱烈!這個熱烈不同于暮春,她沒有暮春的煩悶和接近夏天的焦灼,她也不同于盛夏,她沒有夏日的直接和熾熱。說得直白一點,4月中下旬的氣溫是最適宜的,特別是有太陽的日子,整個心都要開始“浪”了起來。
? 有時候就是這樣,明明是很簡單的道理,“矯情”起來便有了千言萬語和千折百回。
? ?生活不就是這樣么,有太多類似和重復(fù),可是那個所在的氛圍和意境不同,突然就會生出紛繁復(fù)雜的情緒。杜甫在《春望》中對春天的感覺和我可是大不相同,草木生長變成了荒敗,蟲鳴鳥叫都顯得驚心與惶恐,戰(zhàn)亂年代的春天即使草長鶯飛都是一種理不清的愁緒和恨不完的家國情仇。山河還是那個山河,可看山河的人,心中已然不是那個山河了。而我眼中的這個時候,是谷雨收寒,茶煙飏曉,牡丹競放。上已風光,翠屏疊嶂,清溪九曲,蘭亭流觴。和氣縹緲人間,萬物和煦生長。
? ?當然,這不是杜甫特意的矯情,也不是我此刻的造作。不是有句話么,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個眼睛就是人不同心境中的特定感受。那要不要這樣特定的眼睛呢?我認為是要的。
? ?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了,有時候都不會停下來看看腳下的一草一木,四季變換時光流轉(zhuǎn)在他眼里不過是天熱了天冷了,又熱了又冷了,落葉了發(fā)芽了,花開了花謝了,不會“綠肥紅瘦,海棠依舊”,也不會“紅豆南國,寄語相思”。表達在我們這一代變得單調(diào)蒼白,無趣乏味。
? ?可能有些人會說,要不要那么肉麻啊?文縐縐的酸死了。其實我想說,把生活過得像詩一樣,把詩學得像說話一樣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這完全不是一種矯情。
? ?杜甫的《春望》現(xiàn)在讀來,即使我不在那個時代,我也能從詩里面感受出那種荒涼和破敗,詩人臉上的老淚縱橫和咽噎滄桑。這種情緒就是通過短短的幾句詩傳達至今,這不是幾個程度副詞能準確表達和精確傳遞的。我不需要站在赤壁,就憑借“大江東去,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感受到潮水洶涌壯觀的氣勢和一去不回的氣度。憑借“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強擼灰飛煙滅”感受到群雄逐鹿的豪邁和視勝敗常間的超脫和瀟灑,畢竟世間變幻常在,人生如夢如戲,或許真實的只有這杯酒和天上此時的月亮。這些詩百年后千年后讀來,情景歷歷在目,我仿佛穿越了。我舉起酒杯,也被這樣破敗的山河家國和世事變遷惹出愁緒萬千。不得不承認詩詞是情緒最好的傳遞介質(zhì)。
? ?在我們語言表達匱乏的今天,描述事物的能力變得越來越簡單直白,比如我像本文開頭時的場景說,今天天氣真好,溫度適宜,很舒服,我很開心。好了,就沒有了。這樣的話語讓第二個人看了,估計她也很難體會你的那種心情。這樣的描述,如何傳遞正確的情緒,生活真的變得平乏而麻木不仁。
? ?我們一直羨慕有些人的生活很有情調(diào),很詩意。其實那不是矯情,而是一種發(fā)現(xiàn)美,制造美的能力。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這么繁雜的一點一點的小事組成的,而且每天還不斷地重復(fù)著,可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今天小區(qū)里的櫻花比昨天開得更盛了一些,穿過辦公室窗的陽光也比前天更熱了些,角度也變得剛剛好,因為你能看到空氣中的小塵埃在陽光下都開始快樂的舞蹈起來了。
? ?如此美好的日子,心情也開始雀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