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封給出軌老公的信在幾個公眾號之間流傳開來。
這封信以一個已婚女人的口吻,詳盡地表達了女主對出軌老公的傷心與絕望。
文中的女人和大多數賢妻良母一樣,辛辛苦苦地打理好家中的一切,在工作的同時獨自做飯帶孩子,全心支持丈夫的事業,讓他得以無牽無掛地在職場上打拼。她不擔心變老變丑,不計較付出的心血,只求老公的愛與認同。
可是她的老公看不見這些。那個事業有成的男人成天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在妻子和女兒身邊;他嫌棄家中的黃臉婆毫無情趣,和年輕的同事搞暖味,認為自己的家庭不過是一潭死水,只有外面的女人才能給他樂趣和新生。
在發現老公和女同事的聊天記錄后,女人一度傷心欲絕,可老公依舊對她的負面情緒不聞不問,只顧著工作,睡覺和玩手機。
最后,痛定思痛的女人終于決定離婚,因為她早就對這個自己傾心照顧過的男人失望透頂。但在話語之中,她始終沒能放下自己曾經為老公做過的一切。
幾乎每個女人都討厭無情的負心漢,他們無視另一半對家庭做出的貢獻,視感情如草芥,即使妻子為他們打理好大后方,在他們眼里依然比不過身邊年輕漂亮的肉體。
也許對婚姻的不滿是一個人出軌的誘因,可既不去解決夫妻二人間的問題,又不愿意及時離婚,卻把婚外情當做擋箭牌,除了害人害己,又能撈到什么好處?
然而,在不少出軌男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個任勞任怨,甘于為家庭付出的女人。在得知老公出軌后,這樣的女人也往往難以接受,不是化身怨婦,就是寧死也不愿結束這段婚姻。在她們看來,自己作出了這么多犧牲,理應得到丈夫的善待;如今卻慘遭拋棄,簡直毫無天理。
只是,這些女人又可曾想過,她們所有的犧牲,付出和妥協,真的有必要嗎?為什么在一段感情中孤注一擲,寄托了全部希望的總是女人?為什么有那么多女人,總是在遭遇了劈腿和家暴之后,才明白那個心愛的男人不是自己唯一的歸宿?
人們總是不禁贊嘆部分女人在離婚失戀后的開掛人生,卻很少想到過,為什么這些本該前途大好女人,只有在被迫堅強時方才幡然覺悟。假如她們在一開始就能擁有清醒的頭腦,不將后半生寄托在婚姻和男人身上,也許不一定會擁有更出色的人生,卻不至于白白浪費時間與心血,讓自己之后的生活倍加艱難。可即使如今的世界給了女人更多可能,又有多少人依舊活在陳舊的思想中不自知——當一個男人為了事業和女友分開時,人們說他上進;當一個女人在事業與愛情中選擇前者時,人們罵她無情。那些口口聲聲喊著“為你好”的親友,更是催促著女生在25歲將自己嫁出去,諷刺著大齡剩女是沒人要的老姑娘。除此之外,有人堅信愛情至上是女人的天性,卻不知道人生的選擇在于每個人自己,有的女人成天想著男人,念著男人,為男人而喜,因男人生恨,并不是因為DNA,而是她們被自己或是周遭的親友局限在了狹小的天地里。如果她們有更多的愛好和追求,又怎么可能為出軌的老公悲痛欲絕,為不幸福的婚姻尋死覓活。假使遇人不淑,她們只會在給老公的信中平靜地說,我覺得我們不適合,趕快離婚吧。
我并不是想要鼓動女人不對另一半投入任何感情。如果沒有愛與付出,一切親密關系都將不復存在。但一個男人和一紙婚書,從不該成為女人的全世界。既然男人的生命中有親人,有愛人,有朋友,有他割舍不下的愛好,夢想和星辰大海,女人的一生也同樣不該宥于廚房與臥室,宥于狹小的閨房和世俗的禁地。即使和另一個男人締結了盟約,她又何嘗不是個活生生的人,渴望親手編織未來的花環,需要理想世界的更多可能。
那個老公出軌的女人終于明白了一切,可我永遠不希望下一個言出此意的人,會是婚姻里心灰意冷的女人。畢竟每個女人都大可不必等到死心,才發現一切付出都喂了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