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試想一個場景:某一天,想提起筆,寫下一些文字。
對沒有寫作習慣的人來說,「想寫字」的最大動機大概是有了特定的寫作對象,比如戀人,和單戀的人。
有情感的文字永遠細膩迷人。誤打誤撞的愛情,誤打誤撞的青春。
一旦有了特定閱讀的寄托對象,文字就變得有了情感。最能打動人的永遠不是花哨的文字堆砌,而是純真的情感。
靠窗倚坐,心里想著ta
Part 2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沈從文
沒讀過沈從文小說的人很多,讀過他關于古代服飾的論述人相信更少,卻很少有人說沒讀過這句話。
如今很少有人真正拿起筆和紙,把想說的話認認真真的寫滿一張紙。現代人有了太多抒發情感的方式,可以在宿舍樓下擺出999朵玫瑰花,可以包下公共場所的屏幕打出「XXX愛XXX」。
看山、看水、看云、看橋,看你。張揚的方式像飛蛾,來得快去得也快,細水長流的文字像細沙,流過,卻永恒。
Part 3
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的,萊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
某乎回答關于愛情的名句,它是經常被提到的一句。「想觸碰又收回的手」,唯唯諾諾又期待奇跡的心情,正是你我對愛情的憧憬。
人說寶玉多情,喜聚不喜散,黛玉深情,不喜相聚。有得必然會有失,不想失去的代價便是從未開始。每個人的選擇都沒有錯,唯一的區別是對得失心的衡量。
曾經的他們用紙筆抒發情感,現在的我們用手機在微博微信里一鍵確認發送。
長文雋永卻不易讀,短文精煉但言淺,各有各的好。能被想讀的人讀到,是情書存在的最大意義。
一想起你,我心里就開了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