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初晨
凌晨一點,收到母親的微信,你抽時間回來吧。
母親是委婉的人,不擅表達,但我已經猜到,能讓她大半夜還無法入睡的,一定是外婆的病情。
外婆是5月初開始病重的,母親節那天我去看了她,母親指著我,外婆儼然一副陌生的樣子,深邃的眼睛盯著我看了半天,還是搖了搖頭,母親說:“你外婆老了,這段時間來看望她的人很多,可是她誰都不記得了”可是她始終記得她的子女們,人啊,這一輩子都不容易。
說著說著眼淚就落了下來,外婆像是察覺到了什么,竟然要給母親擦淚,那一瞬間,我才看見外婆有多瘦小,黝黑的手臂像路邊廢棄的枯木,通過手臂上的皺紋甚至可以聽到歲月肆意的笑。
“女,別哭,沒什么,你可別忘了媽啊”。之后的聲音愈來愈小,斷斷續續,可我還是聽見了。母親說不出話來,只是拼命的點著頭,外婆看見了,仿佛安心了,又沉沉的睡了,像個嬰兒一樣。那一瞬間,母親的眼淚像是乍破的水瓶,沒有的征兆的涌出來,我扶著母親到了門外,任憑母親痛哭,腦海里一直回繞著外婆的那句“你可別忘了媽啊”我很少聽到一個母親對子女說這樣的話語,看過很多次離別,大抵都是忘了我,好好過自己的生活,說是生無可戀,多半都是假的,所以,我感謝外婆的坦誠,她沒讀過多少書,所以自己的情感都是真實的,不摻雜一點點雜質,90歲的高齡,風風雨雨都已走過,可她還是舍不得她的子女們。
那天之后,我就去了西安,走之前反復叮囑母親,別多想,有什么事給我打電話,外婆也年紀大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如果真的有一天要離開我們,我們也應該放下,祝福她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更好。
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卻如此之快。
趕到舅舅家的時候,已接近黃昏,和往日不同,紅色的大門上已經貼滿了白紙,兩邊各一串白色的燈籠,由此進入正屋,一個大大的奠字懸掛在廳堂中央,趕來吊唁的親戚們穿著白色的大褂,哀樂聲,慟哭聲瞬間充斥了我的耳朵,循著聲音,我看到了母親,我從未看見過她哭的如此傷心,心像是被她揪著,緊緊的,村里幫忙的嬸嬸給我發了孝衣,那一瞬間,我突然有點陌生,感覺這不應該是我看到的畫面啊,我點了三炷香,看著照片上的外婆,看著慟哭的親人們,才發覺,她是真的不在了,眼淚像珠子,不斷的往下掉,可我就是哭不出聲,想給她說的話有很多,可是,什么都說不出來,我找不到一個開頭,那些言語就硬生生的壓了回去,我就呆呆的看著,人在深情處好像就傻了起來,我總覺得照片上的她一直在對我笑,在對我說話,好像我多看幾眼,她就會回來。
“別哭了,外婆肯定不想看到滿眼淚水的你,過去陪陪你母親吧。”
從靈堂往后走,外婆就放在那個木質的棺材里,嚴嚴實實的,我想看都看不上一眼,厚厚的白布覆蓋在整個棺木上,母親,舅舅全都跪拜在四周,沒有人說話,沉默抑或小聲啜泣。
和母親守在外婆的靈前,母親的眼淚總是擦不干凈,表哥說,“你照顧好你媽吧,你媽都哭暈好幾次了,”我抱著她,就像她小時候抱著我一樣,我說:“媽,你哭吧,我知道你難受”。說著她就把頭深深埋在我的肩上,我輕輕拍著她的背,就這樣過了很久,母親說:“我以為我會說服自己,可是沒辦法,媽心里難受啊,我沒有媽媽了,沒有媽媽了”。淚腺又被擊中,我的眼淚又開始忍不住下落。
越是這種場合,我越是不懂得安慰,尤其是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大道理誰都會講,可這種場合著實用不上,大家都不說話,因為都孤獨。對于喪親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他人的同情和勸慰,而是在獨處中順變。這種順變的過程非常私密,因為事關喪親者與死者之間的親密關系,這種關系別人沒有分享過,也不能分享。
在我的記憶里,外婆是安靜的,外公去世后外婆一直跟著舅舅住,但是基本每個春夏,外婆都是住在我家,外婆很少和人來往,基本都在家里帶著,縫縫衣服,搖著扇子在家里呆一天,我初中是在我們鎮上讀的,每次要騎自行車去上學,母親每天都給我三元的生活費,那個時代,物價還很低,一元五就可以吃一份搟面皮。所以午飯我基本都是在學校吃,那會正處于叛逆的年齡,大人的話完全聽不進去,總覺得家里的什么都不好,每次放學回家的時候總對母親做的飯挑三揀四,吃一點點就不吃了,有一次趁家人不在把剩下的飯菜偷偷倒掉,剛好被外婆看到了,我從未看到她那個樣子,外婆一臉心疼,拿著拐杖幾乎要打我,我就滿院子的跑,跑累了,說,“不就一頓飯嗎?有什么大不了的啊,”外婆拿著拐杖指著我說,“你不知道這些糧食有多來之不易嗎?在我們那個年代,能吃上這樣的飯菜也都是少數人,你還不珍惜,還浪費,在學校老師都是怎樣教的啊”?看著外婆嚴肅認真的模樣,還彎著腰準備把飯菜撿回來,我臉有一點點發燙,我說,“我說了,以后不會了。”外婆又笑了,剛好夕陽映在臉上,事后我總想起這樣的情景,真美。
可是,這樣的外婆只能留在我的回憶里了,我多么希望,她能再同我講講話呀。
下葬的時候,每個人都哭得很厲害,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次是真的離開了,一旦入土,留下的就只有自己的記憶和那一張照片。瞻仰遺容,算作最后一次告別,那一刻我看到清清楚楚,像個小孩子一樣,那么瘦小,可是很安詳,很安詳。我看了一眼又一眼,舍不得離去,那副畫面就刻在我的腦海里。后來,我就在想,其實這就是結局,我們帶著好奇來到這個世界上,遇見該遇見的人,這都是緣分,然后理所應當的經歷,感悟,只是,不一樣的是,離開的時候有人遺憾,有人不舍,有人坦然。但是至少在我眼里,我的外婆是安詳的。
外婆,您走好,前面的路太黑,你看著點路。
今日下起了小雨,又開始想念你,也不知道你在另一個世界里過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