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節有機物分子式的結構邏輯
(1)穩定有機物的構成邏輯
無機化學反應方程式,遵守4個邏輯:其一,生物學堿、酸、中三性守恒定律;其二,化學質量守恒是律;其三,化合價守恒定律;其四,熱量守衡定律。
但是碳水化合物生成反應方程式:
6CO2+6H2O=C6H12O6+6O2。
計算一下,二氧化碳溶于水,未生成碳酸,成為有機物,未遵守堿、酸、中三性守恒;但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碳水化合物24正電性,不遵守化合價守恒定律;太陽光氫電子熱量貯存在碳水化合物中,遵守了熱量守衡定律。這個方程式告訴我們,碳水化合物進入生物體,吸入氧,會發生逆向反應,會將有機物氧化分解。
在14C理論未出現之后,我們不能否定這個方程式,因為12C占有絕對多數,它代表大多數有機物的結構型式。但是,這個方程式不再適合14C和13C了,因為它們原子量分別是14和13,方程式兩邊質量不守恒了。14C質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而能量卻巨大,可挾持眾多元素構成放射性有機物。假設不挾持碳原子,三碳各自獨立結合碳水化合物,那么,在保證質量守恒前提下,方程式可為:
614CO2+6H2O=14C6H12O6+6O2。
13C制造碳水化合物方程式亦為:
613CO2+6H2O=13C6H12O6+6O2。
兩個方程同樣遵守無機物質量守恒定律。穩定無機物存在的理由,是化合價守恒,即電守恒。但是,碳水化合物是24正電性,如同化合價不守恒的一氧化碳一樣,碳水化合物是個不穩定的化合物,存在生物體內。然而,相對于放射性有機物,12C、13C有機物又是人體內穩定有機物。
由此,我們假沒穩定性有機物的結合邏輯:
A、植物、動物、人類體內,12C和14C的豐度比例,與大氣12C和14C的豐度比例保持不變。可能是宇宙賦與生物的存活條件。因而,13C是從質量上支持12C的,可能這就是“三碳制衡”。生物違背這個邏輯,即是細胞癌變,就要死亡。
B、12C、13C、14C三碳獨立按照無機物質量守恒定律,由生物完成與氫、氧組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按生物鏈傳遞。12C、13C構成的有機物為穩定有機物。
C、穩定有機物的結合邏輯,是穩定有機元素12C、13C的24正電性被制衡。它的電能量小,因此,結合大分子有機物需要聯手進行。12C、13C聯手創造碳水化合物之外的蛋白質等有機物,成為穩定有機物。由此,根據有機物含碳所占比例判斷,多碳有機物是穩定有機物,由12C、13C聯手制造的。少碳有機物是14C獨立制造的放射性有機物。
(2)放射性有機物的構成邏輯:
A、生物有機物構成邏輯是“三碳制衡”。生物物種由無機物開始,事物鏈規律決定,元素運動規則。自然遵守,自然選擇,順之者存,違之者亡。
B、14C構成的有機物為放射性有機物。14C除了能與氫氧構成碳水化合物之外,還能與氫、氧、氮、硫等原子構成蛋白質等有機物,創造動物蛋白和人體的生物無機物。它們都是放射性有機物,要被生物體制衡,創建穩定。
C、放射性有機物的結合邏輯是放射性電子能被制衡,它的電子能量大,因而,單獨進行構建大分子有機物。植物、動物或人體少碳的大分子有機物都是14C創造的。因而,植物、動物食品,凡少碳的,可能都是放射性有機物。放射性碳水化合物是少碳有機物,可能都是14C創造的放射性有機物。
D、放射性守衡定律
即是14C原子所具有的β射線能量,能被氫、氧、氮、硫等元素原子接受,也就是放射性能量,挾持有機物元素,構成一個功能大分子。從被結合的元素出發,以矛盾為標的說,放射性電子被氫、氧、氮、硫制衡。從三元制衡出發,14C與氧親和,中間由氫、氮、硫制衡。并非宇宙電子挾持夸克、中子,甚至挾持原子,在空間飛射,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進入體后,在那個特定的環境里,形成有機物。而是14C自由原子由空氣進入人體細胞,與氧、氫、氮、硫等元素再造有機物。然而,似乎有個規律,參與結合過有機物的放射性原子,不能再重新媾和。也就是說,不論主動或被動元素,只能參與一次。所以,食物鏈有機物氧化分解出的二氧化碳要被排出
(4)死尸有機物分子式分析
有機化學理論來自煤、石油、天然氣化工的提煉。研究人員忘記了煤、石油、天然氣本是死尸有機物,它們經過億萬年自然保存,當年形成生物有機物的放射性14C,已經衰變為14N了,被氧化成二氧化氮揮發了,碳、氫、氧、氮4元素只剩下碳氫了。這就是有機物的出現,把有機物錯認為碳氫化合物。至于有機物構成定律并沒有成為完整理論。
所以,現在的有機物理論與自然存在沒有統一,是把有機物死尸化合物當作生物有機物來研究了,這是個重大錯誤。
有機物存在于生物體內,人死后能成為木乃伊,如同煤碳;人活著主要呈液體狀態,如同石油;死后火化,成為氣體,如同天然氣。煤石油氣應被稱為天然死尸有機物,與萬年內死去的人一樣,都存在熱量;而不同的是煤石油氣已經失去了放射性電子能。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余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等。
天然氣是混合物;不同產地的天然氣成分也有不同,一般天然氣主要成分烷烴,其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氫、二氧化碳、氮和水氣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氣體,如氦和氬等.在標準狀況下,甲烷至丁烷以氣體狀態存在,戊烷以上為液體.甲烷是最短和最輕的烴分子。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氧元素少了很多。14C放射性消失了,碳元素缺失不多,因為放射性數量極微量,但它們存在的碳是12C、13C,極有價值,由石油提煉出的二氧化碳將為防癌、治癌起到極其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