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一陣子各大院線熱映的《芳華》激起了諸多關于人性、善良、命運的熱議。大家紛紛覺得善良如劉峰這樣的人理應受到不公的對待,原因就是他只會一味地忍讓、只會為別人著想。也許,這便是殘酷現實赤裸裸的真相,但我更愿意將《芳華》看作是一代人青春的見證,芳華,芬芳的年華,一去不復返的美好。
? ? 看過電影之后我把嚴歌苓寫得原著拿來看,相比之下,原著中的情節更加具體、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而心理描寫也更加細致。文工團出身的嚴歌苓,自然而然地對能歌善舞的文工團的了解拿捏的非常到位,每一次排練、每一個場景在她的筆下都鮮活起來。劉峰不嫌棄何小嫚的汗味而和她搭檔跳舞的場景、劉峰指導林丁丁翻跟頭林丁丁月經紙飛出去的窘境、男兵女兵們偷偷地用無線電收音機聽鄧麗君時的狂喜和緊張、劉峰示愛林丁丁那晚激烈的沖突和感傷……無一不展示了青春的凄美和難忘。
? ? 當然,青春年少的他們和任何時代的青少年一樣,他們也會犯下 許多懵懂的錯,比如集體排擠何小嫚,嘲笑她身上汗味多,因為小嫚與眾不同的內衣而千方百計刁難她。還有林丁丁對于劉峰示愛的強烈反應和沖突,間接導致了劉峰被下放野戰部隊,最后在戰場上失去一條胳膊。劉峰離開文工團時,除了小嫚,沒人去送他,與其說是人心的冷漠,倒不如說年少的他們不曾懂得,自己的某些行為會傷害到別人。年幼無知犯下的錯,將會在以后回想起來之時更加失落。
? ? 其實,我們每一個集體里都有林丁丁,在追求者之間搖擺不定;也會有何小嫚,受到同齡人的排擠和冷遇;還會有劉峰,全心全意去幫助別人,內心一直都有喜歡的人……
? ? 在《芳華》眾多的角色里,我最喜歡的是何小嫚,她雖然從小不被媽媽愛護,甚至故意把自己弄生病來換取媽媽一個擁抱,但長大之后的她并沒有因此而失去愛的能力。她愛劉峰,在劉峰生命后半部分沒人照顧之時毅然把他接到身邊陪他度過最后的時間;她愛爸爸,雖然記憶里的他那么模糊,但她心中的愛從未熄滅;她愛跳舞,所以在文工團時即便受盡委屈依然堅持練習;她也愛部隊里的每一個人,所以會冒著生命危險去營救傷員……這么看來,她甚至比劉峰還懂得愛的意義,劉峰愛林丁丁,雖然執著卻還是想要索取,只有小嫚,她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
? ? ? 后來,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文工團解散了,他們曾經練功的紅樓也遭到廢棄的命運,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也是一段青春的終結。電影中的他們分開的時候在食堂吃散伙飯,喝得伶仃大醉,唱得傷心欲絕。如同每一桌宴席都要散場,每一段青春也將終成過往。
? ? ? 我們都有過芬芳的年華,它或許幸福、或許憂傷,愿你在今后憶起來時不管是痛苦、淚水還是歡聲、笑語,都能發自內心地嘴角上揚,因為那是你生命恣意綻放的剎那,剎那即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