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利以始其事,言惡以終其謀
我聽過的說服別人最好的策略就是這句話:言利以始其事,言惡以終其謀。意思就是:我們要把好事說到極致,才能說服別人;把壞事說到極致才能終止別人做壞事的陰謀。
讀書,它的好處說到極致,好像并不能說盡。網絡上各種讀書的好處已經被人扒了又扒。比如:
- 能讓人見多識廣,增長見聞;
- 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
- 能讓一個人在一個領域深挖,獲取知識;
- 雞湯書能打雞血,讓人積極面對生活
- ......
道理都懂,但是之前我看書還只是三天曬網兩天打漁。覺得內心過意不過去了,感覺自己很久沒看書了,才捧起一本書去看。我先生更是迷茫,幾乎不怎么翻書,任我怎么去勸說,威逼利誘都沒用,很多時候都是刷手機。
但是, 有一個人把我們罵醒了。
9月份的時候,我和先生踏上了去長沙的火車。就在岳麓山腳下,向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他過人的才智。他對國學、商業系統有著深厚的造詣。特別是對于英語教學、學習和培訓機構商業體系構造方面有著自成一格的系統,集結成了一本書——《點燈》,然后上個月出版了研究《孫子兵法》的書籍,目前正在撰寫《大學》相關書籍。
自詡985大學畢業的我,對自己的智商和才能是頗為得意的。但是在他面前,我才真正知道自己的淺薄和無知。向老師不僅有深厚的國學知識,對漢字和英語文字的拼讀和發展也有了十年的研究,編寫了《拼音法學英語》和《偏旁法學英語》,以及和他的整個研發團隊研發了六大英語課程體系。接觸到這些,我感覺真的就是打開了全新世界的大門。
他說:“蠢得像頭豬一樣,還不去看書!”
“為什么我能知道這么多?為什么我滿大街看過去,就知道怎么賺錢?是因為我從小嗜書如命。我現在年入千萬完全沒問題。你們呢?口袋空空,腦袋空空,還不知去反省,去看書。愚蠢至極!”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說要有突破,要對自己的腦袋進行一番洗刷,必須去看書。讓看書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個習慣。
向老師說:“有的人對來上我的課有抵觸情緒,說我這是洗腦。什么玩意兒?本來你的腦袋里都是垃圾,或者一團漿糊,我把精華告訴你,告訴你道理,你說我是洗腦。對,是洗腦!但這是對你有利的洗腦!本來腦子里什么都沒有,還拒絕去學習,真是淺薄無知!”
雖然向老師的話聲聲刺耳,但是往往只有這樣犀利刺人的話,才真正能把人罵醒。就像魯迅先生,面對國人的冷漠和人性的惡,痛心疾首,筆耕不輟。國人漸漸醒來。
深深折服于向老師的才學,以及深受他的話語刺激,現在我和先生,以及聽過課的同學們回家都已經養成了每日看書的習慣。先生甚至比我還積極,買了國學書籍,每日睡前必捧著一本書。有時候我在旁邊刷手機,都不好意思地也拿書看了起來。常常也能在朋友圈里看到一起上課的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
還有一個很好的開始讀書的策略,你去向別人分享讀書的好處,或寫、或說,在不斷地分享過后,你已經深深認可讀書這件事了,如果一天沒看書,估計你自己都會羞死,至少心里會有不安感。
2. 珠穆朗瑪峰理論
當然了,不是隨便捧一本書起來就是看書的。很多人都知道珠穆朗瑪峰,但是向老師把它發展成為了“珠穆朗瑪峰理論”:即尋找該領域最優秀的那個人,然后去向ta學習;尋找最優秀、高能量的書籍,去看。這樣才是有效、高效的學習,才能真正學到好知識,能真正變得更優秀。
有的人知道要看書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選書。那么就簡單憑這個理論,問這幾個問題:
我想針對什么領域進行學習?比如說我是做青少年英語培訓的,那么我就專攻教育和英語教學、學習兩個領域;
在我所感興趣的領域有什么特別經典的書籍?比如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方面):《卡爾維特的教育》、《第56號教室的奇跡》、《教育的目的》、《蒙臺梭利教學法》等;英語學習:《不可錯過的英語啟蒙》、《0-12歲英語閱讀進階指南》、《語言的本質》、《中國人英語自學方法教程》、《逆向法學英語》等。
這些書的作者是否在該領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向老師就說了,就比如有的營銷課程,講課的人都沒做出什么好的營銷策略,沒有在營銷方面取得成就,但是他的課程居然銷售幾十萬,但是很多暴發戶老板一樣去買。這就很愚蠢了,花這些錢去上課,倒不如買一本喬吉拉德的《How to close every sale》來看。
國學經典書籍必看。《老子》《道德經》《孫子兵法》《鬼谷子》《易經》《大學》《六韜》......這些書目,是經過了幾千年的考驗,時光的流逝,更驗證了其中的智慧。作為一名中國人,如果對自己有多一些要求,應該去了解研究其中的智慧。
營銷書籍應有所涉獵。我們都知道,只有自己創造的勞動成果被銷售出去,才能體現出其價值,那么怎么營銷,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這類書籍,就必須看營銷方面有成果的作者寫的書籍。例如喬吉拉德(世界銷售冠軍)的書籍就一定要去看。
其他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人文、社科、歷史、政治、心理學等。
其實想想,一輩子也就這么長了。自己的人生已經走了四分之一多,現在正是學習和成長的大好時光,怎能夠任由它消逝?
在剽悍一只貓的2017年年終課程里,里面有一句話非常觸動我:“給自己的時間估值,花時間的時候要慎重考慮。時間就是生命,不能亂花啊!”于是他在一個約談的平臺給自己設定了1小時非常高的價格。
這個給了我很大的靈感,我們不妨給自己的時間定價:比如一小時價值1000元,那么在時光滴答滴答流逝時,你都會格外珍惜了,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把刷朋友圈、微博的時間置換成看書,那這個時間就更顯珍貴,更能體現其價值了。
下一篇將會討論如何閱讀一本書,我也想把自己學習來和實踐過的方法用簡單淺顯的語言告訴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