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營給自己定目標
01、鏈接老鐵,深度交流。
02、文章拿最佳,分析自己的寫作。
03、想去參加極致踐行者大會,兌現自己年初時的承諾。
十天過去了
鏈接到了信伊、魯魯、朱朱,魚兒,他們帶給我許多驚艷。
文章四次獲得排內最佳,四次獲得連隊最佳或優秀。
在寫復盤之前,我翻看老鐵們的打卡文章寫總結的時候,突然之間發現,為什么參與讀書營,我有了新的答案。
見識一:為什么參加讀書營?
不在乎是否能拿到什么榮譽,關鍵在于通過這一次活動,我能有多少收獲。
見識二:做減法就是做精益求精
01、構思寫文
一句話,一個觀點,都可以作為寫作的構思點。在看書的過程中,通常會有無數個想法冒出來,好像每個想法都有所感悟,怎么辦?將文章完整的寫出來,字數已經超過1千,怎么辦?
一個字:減。
去繁就簡,精簡想法,精煉文字。把最簡明的文章傳遞給讀者。
02、深度參與就是每個職位都試試么?
看到管理組小助手的時候,因為時間比較充裕,似乎每個職位都有興趣試試。但是最終我選擇了相對擅長的點評組。保存精力可以做的更好。
見識三:讓自己收獲最大化
01、參與點評
抱著深度參與的心態參與這次讀書營,只有參與到管理組才會成長收獲的更快。開營前一天,鼓起勇氣與連長米瑟申請做排長。
然而排長人員已經確定。轉而申請參與點評工作。又在第一天申請做了值日班委。
在點評組:學到了eat點評法(一個建議體現溫度,一個亮點體現深度,一個收獲體現力度)。每天能看到從各個排推薦來的文章,可以學到老鐵們的寫作思路以及文章的亮點。
02、關于寫作總結
在10天結束以后,我想每天閱讀一章節,有150篇文章產生,這其中有寫作的思路呢。這其中又有多少亮點金句呢。
我所在的點評組每天都會有10多篇排長們初步篩選推薦的文章發在群內。已經經過排長們的初步審核挑選出來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于是我把目光轉向了每天推薦的10多篇文章。
大概花費了3個小時的時間,把老鐵們寫作的思路以及文章的金句找出來。在這里分享給大家,鏈接:《見識》老鐵文章總結
奕晴在群內分享了一個觀點:收獲最大化。非常感謝晴格格的指點,才讓我有想法去做這些事情。
見識四:增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讓我對核心競爭力最有感觸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總結分析老鐵們的文章以后(鏈接在上一條)。
老鐵們的寫作思路主要有三個特點
01、對于單個觀點的理解。比如:信伊因為“詩意的生活”寫的蘇東坡的故事;朱朱從“慢”寫的《從前慢》。
02、以全部觀點闡述一個案例。比如:我以書中觀點寫的《淺談大秦帝國的崛起》,魯魯寫的分析《瑯琊榜》中梅長蘇角色的文章。
03、創新的形式。信件形式、對話采訪、童話故事,清單體的形式都有體現。特別驚艷的是魚兒寫的清單體,一個標題一個故事,很是打動人。
老鐵的文章不外乎以上三點的總結。但是寫出來的內容千差萬別,歸根結底還是與自己的經歷有關系(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對于生活的感悟等)我想這就是核心競爭力吧。
見識五:有趣的靈魂
在讀書營我遇見了很多有趣的靈魂。
信伊:
01、她把生活過的像詩一般。一句“曾經的我,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幾經風波才驚覺,話不中聽,亦有三分道理”這是我第一次在讀書營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02、她一直一直在鼓勵別人。信伊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這是她的一大優點。同時,她還會將優點結合起來,鼓勵別人。她鼓勵我爭取值日班委,鼓勵我參加點評。
03、她是一個善于處理問題高情商的人。從引導的角度,首先肯定老鐵提出來的問題,然后又問:你有什么好的建議么?非常佩服信伊的這個能力。
朱朱
01、她的妙筆生花讓人佩服。她的文字:一封信,從你的心出發,等到車馬奔過,一兩個月才遞到我的心里,也才知道什么叫做紅豆最相思。看到這句話,直接沉淪在她的文字中。
02、她的職業會讓更多人愛上文字。她是一位語文老師。朱朱的學生一定是很有福氣,相信很多人會因為朱朱喜歡上文字。
魯魯
01、她一直默默奉獻。魯魯有一次深夜還在寫評語,在翻看老鐵們的文章的時候,幾乎都能看到魯魯的點評。
02、她的鼓勵與支持給我很大的信心。因為點評與魯魯接觸比較多,她的建議很中肯,一針見血。最后一天魯魯的評論說:以后去哪里看你的文章呢?我答:簡書。因為這一句問答,讓我立下flag:持續更文。
見識六:保持歸零的心態
讀書營的所獲得獎勵,已經是過去的事情。在這里的收獲已經達到了自己開營時的目標。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對自己的踐行,將習慣堅持到底。
跟魚兒約定,每周打磨出一篇精品文章,然后周末“互毆”,投稿。
堅持自己的目標不動搖。
見識七:對自己有信心
如果以前問我一個問題,我可以給群內老鐵們帶來什么?我的答案是不知道。
但是現在我的有以下的目標
01、下半年的時間直至結營,成長為社群內的榜樣。
02、在社群內分享醫學知識,帶動有意向的老鐵們對于中醫的學習與熱愛。
03、堅持寫作。
04、下次主題營依舊深度參與。
很多收獲,無法言明,但是它已經內化為心中的那股勁
感謝貓叔,感謝讀書營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