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看過一本小說,男女主暗搓搓的用木心的《從前慢》相互透露心意,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這句:從前,車馬很慢,郵件很遠,一生只能夠愛一個人。當時的我由衷的羨慕這樣的感情,一生一次戀愛,從初戀再到婚姻,所遇之人,情隨之而起,一往情深,正如那句話:一生一世一雙人。
好巧不巧,前一段時間,我和室友突然談起了這個話題,我問她你覺得這樣子的愛情現實嗎?你想象中的愛情是怎么樣的?她說我覺得這句話有問題。車馬很慢,郵件很遠,這難道不會讓我們愛上更多的人嗎?當時我一頓,仔細一想卻覺得這非常有道理啊。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談戀愛有時就是為了能夠在失落的時候多一個能夠停靠的港灣,在我們孤獨寂寞的時候能夠有一個太陽緊緊的把自己包圍,在我們開心快樂的時候能夠有人分享,在我們遇到危機時能夠馬上撥出電話而不是急的不知道打給誰。然而,你若相隔異地,書信來來往往,最后卻發現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之前刷到過一個視頻,里面的小姐姐說,有時候分手不是代表你不愛了,只是在我需要你的時候你永遠不在,久而久之的就淡了,反正有你沒你我都是一個人。
比如說異地戀,我的室友就是因為這幾百公里的距離而和她的男朋友分手。從一開始的一天一個視頻,到后來的兩天、三天、一周,到最后等來一句異地戀太累了,分手吧。車馬再快,郵件再快,也終究抵不過距離和誘惑。現在許多情侶因為異地,聚少離多而最選擇背道而馳。一份感情逃來逃去最終逃不過距離和寂寞,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保證慢慢人生,我們能夠帶著期待一直只愛一個人,一個也許不能夠陪你逛街,陪你哭,陪你笑的人。
在一門選修課上,老師向我們拋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他說如果你的男朋友在異地,很久很久不理你,整個人像消失了一般,你還會等他回來和你戀愛嗎?你會等多久?有一個人回答1年,有人回答5年,有人說直到他回復為止。我想如果是我,我不會等待超過一個月,我并不是迫不及待的想開始一段新的戀情,我也不是內心有多么寂寞和孤獨,我只是覺得你不能把我的等待當成一種理所當然,我相信你有一千一萬個理由來解釋人“消失”的原因,但是我不相信你有一個理由很長一段時間忙的連一條消息都回不了,哪怕是一個好字。
從前,車馬很慢,郵件也遠,我們能夠愛的只有我們所期待的人。
現在,車馬很快,郵件也很快,我們也只愿愛一個相守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