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所以當你嘗試著進步的時候,你遇到的更可能是打擊而不是鼓勵,不是因為那些打擊你的人是“壞人”,而是因為當你“表現自己”、或者嘗試著“證明自己”、甚至不小心“好為人師”的時候,本質上來看,是在用尚未發生的結果去表現,去證明,于是,從更深層次的視角去看,事實上是你自己在“占便宜”。解釋得再簡單一點,就是你試圖用自己的進步來證明他人的相對退步,而顯然沒有人會喜歡退步,尤其是“被退步”,所以他人會不開心,表現出來就是潑冷水、說風涼話、不陰不陽的對待你,甚至想方設法進行阻撓……
2.有些人的好脾氣是天生的,但更多人是可以通過修煉得來的。當我們調用元認知能力,通過深入思考,找到自己思維上的缺陷,就能克服情緒上的弱點。
3.不要簡單的把這世界上的人分成“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而要嘗試著把他們分成“喜歡的人”和“還沒喜歡上的人”,多去尋找他人的優點,嘗試著去“喜歡”TA。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世界也改變了,不會再有任何的怨言,只會默默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4.在人類社會的叢林里,有些個體是能從一個物種“進化”成另外一個物種的。也就是說,有些兔子是可能變成豹子的,反過來也一樣,有些豹子可能退化成兔子…… 還有個事實可能更現實,兔子肯定不是一下子能變成豹子的,也許它要先變成狼,再變成野豬,而后才變成豹子,以后還可能變成獅子或者大象……一切的“進化”都是長期之后的未來結果,不是今天能拿出來展示、證明的,所以默默完成進化是最佳策略,進化尚未完成之前,不說,不表現,不好為人師,因為說了也沒用,表現了也證明不了,在那種情況下好為人師只能是令人厭惡,而且多半會被理解或者證明為“虛偽”。
5.做一個善于鼓勵他人的人,因為鼓勵,絕對是這個世界的稀缺資源。當你成為了那個善于鼓勵他人的人的時候,至少會獲得兩個好處:首先,你身邊的人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你,誰不喜歡擁有稀缺資源的人呢?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你不斷鼓勵他人,隨著你不斷看到因為你的鼓勵而繼續前行的人終究獲得了他們期待的結果,你自己會慢慢變成一個無需他人鼓勵的人—— 因為你自己早就變成了正能量本身。
6.不光是別人需要鼓勵,我們也應該時常鼓勵一下自己。除了“吾日三省吾身”,也需要“吾日三贊吾身”。每天都思考一下,今天自己哪些事情做得非常好,并且夸夸自己,給自己一些鼓勵,讓自己可以繼續保持下去。沒有人比我們自己更清楚你克服的困難,以及真正付出的努力。所以也沒有人比我們自己更適合去鼓勵和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