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直在想如何能在培訓中好好說話,說讓學員容易聽懂的話。
聯想到上次去學院講課之前,我和曉陽碰課件時,她就指出過我的逐字稿太書面,不像在跟別人講話,于是,她逐句逐句地幫我翻譯,我記下來后才去學院講的課。
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想改進,卻沒找到改進方法。直到聽完5分鐘商學院里潤總講寫作要有對象感,
寫作相對于演講,損失了現場感。為了還原現場感、傳遞情緒,寫作者有個重要的心法:對象感。你想象自己不是在對著電腦,而是在與每一個具體的“你”,面對面交談。
我好像知道可以怎么做了。
1、想像現場。寫逐字稿時,想象不是對著電腦,而是站在講臺上,與每一個具體的學員,面對面交談。
2、選擇用詞。一是盡量用“你”,克制用“大家”。如“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想請問你”營造對象感,讓學員感覺是在跟他一個人說話。二是適當口語化。想像自己在跟別人交談,寫完了說出來試試,看看自己會不會這樣說話。
3、寫完錄音。寫口語化的逐字稿,寫完以后用微信語音錄一下,播一下,查找問題。
4、出聲備課。正常備課的時候也是要出聲音的,不是默備,發現問題。
打比方018
培訓內容的取舍,就像拿著相機取景,有焦點、有范圍,有主有輔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