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 貓 Cats 觀后感

大概四月訂的票, 今天終于和友人得償所愿親臨現場。

以前每年十一月到倫敦開會時, 都會提前一個周末到, 看心情選擇西區音樂劇的曲目。今年猶豫擔心簽證無法按時下簽, 抓上倫敦劇團來演出的機會 ,好歹不用出門也能看到了。 而且之前也沒有看過貓。除了聽過幾乎人人所知的Memory, 我對其它音樂和劇情一無所知。 從訂好票起, 也決定了不看不聽關于貓的任何信息, 保留第一次現場觀看的新鮮感。 走得越多,經歷得越多, 越難產生新鮮和好奇的感覺。因此希望自己還能如同新生的嬰兒感受這個世界一樣去感受這場演出。 尤其音樂劇是我目前最喜歡的表演形式,結合了唱歌,舞蹈,表演這三種藝術形式,加上入勝的舞臺設計,就如同做了一場完整的美夢,但是又比夢更真實, 更觸手可得。

開場的第一首歌, Jellicle songs, 拉開了整場音樂劇的序幕。 歌詞基本都是問句,

Are you blind when you’re born? Can you see in the dark?

Would you look at a king? Would you sit on his throne?

從一開始提出了一個問題或曰命題 Who are you? 你/我是誰。 這個開場很有意思又很有深意。

接下來最開始場面開始眾貓聚在一起輕聲念 The Naming of the Cats貓的取名的時候 就更吸引我了。 歌詞大致意思是所有的貓至少有三個名字。

首先是貓奴給貓主子取的每日被喚來喚去的普通的日常名字, 比如皮特, 詹姆士,喬治等。

日常名字里也可能有高(zhuang)端(bi)一點的, 比如古希臘神話里的人名或哲學家的名字, 例如柏拉圖,阿德墨托斯等。 但這也只是貌似高端而已。

每只貓還有一個只屬于自己的特別的名字, 這個名字大概描述了這只貓的外貌特征,或者性格特征,或者兩者。 就如同指紋于人一樣, 是獨一無二的。 這樣的獨一無二讓貓主子更有尊嚴地傲立世間。

貓的第三個名字只有貓自己知道, 人類無從得知, 我相信其它的貓也無從知曉。 貓咪們齊聲低語“當貓咪全神貫注沉迷在自己的冥想世界時,他就是沉迷在自己不可思議的名字中。”

這部分歌詞一部分是前面問題的答案和延伸。還是在討論貓(我)是誰。 三個名字層層遞進,也是貓自我認知的層層深入。 三層結構讓我想起了佛洛依德的自我(id), 本我(ego), 超我(super-ego)三層結構, 但是兩者并不完全相同。 貓的第三個名字, 才是貓咪深處關于喵是誰最本質的答案。 當我看到歌詞 (如下)時,瞬間聯想到自己冥想的經歷, 不禁會然一笑, 練習冥想的朋友立刻就能秒懂。 而我刻意不想用語言把秒懂的感受描述出來, 因為那是深層次的感受, 用語言只會淺薄了。就如同cat一樣, I will never confess.


But above and beyond there's still one name left over

And that is the name that you never will guess

The name that no human research can discover

But the cat himself knows and will never confess

When you notice a cat in profound meditation

The reason, I tell you, is always the same

His mind is engaged in a rapt contemplation

Of the thought, of the thought, of the thought of his name

貓劇里面通過一場趴體, 各色貓等陸續登場。這大概也是貓從81年上演以來長久不衰的原因。 每只貓都有自己的個性, 經歷, 貓生。韋伯這出音樂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著名詩人艾略特的詩集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中文<<老負鼠的貓經>>及其它的詩作, 通過擬人的貓, 我們看到了映射其中的人類, 貓生的喜怒哀樂,也是人生的喜怒哀樂。 尤其每一只貓都是獨特的, 有個性的。 一場關于貓的音樂劇,卻讓我仿佛看到了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而蕓蕓眾生, 皆可成佛。

想象一下如果只是單挑一些不同性格的人出來, 排這么一場音樂劇,可能沒有那么有意思, 但是放到貓身上, 每只貓都有它的貓生經歷,整個效果就奇幻又真實。 不知道可不可以稱作奇幻現實主義。

這里面的每只貓大概都值得一篇貓物小傳記了, 但是我只挑三個現場時感受相對比較深的。一次沒有了解透也沒有什么關系。 一是,畢竟第一次。 二是, 有不知道, 才會更有興趣回去看第二次, 第三次,每次看, 有可能會產生新的感受。

第一個角色是趴體過后單獨跑出來的兩只貓, Mungojerrie and Rumpelteazer, 兩只貓剛出場的時候, 一貓扛著包裹, 我還以為是類似游俠類的貓,加上矯健的身姿,夸張的表情,不羈的笑容。尤其女貓Rumpelteazer每一格都可以截下來當表情包的表演,讓我甚是喜歡。第一場結束時, 這是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貓咪,因為很有意思, 大概是因為不墨守成規, 不拘一格的瀟灑做派。 等到回家把背景和歌詞大致看了一下之后, 才發現兩只小貓是臭名昭著的江洋小盜,熱衷于制造各種不大不小的麻煩, 和闖大大小小的禍。 然后立馬疑問自己三觀是不是有問題。 然后想到好萊塢那么多經典的江洋大盜夫妻有多么受歡迎,也釋然了。 其中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是,歌詞里描述如果主人家聽到了據說是明朝花瓶的破碎聲, 那可能也是他們干的。貓劇中大部分都是群演,一群貓在臺上,各個站位幾乎能把該填的空間整個填滿。 這兩只貓出現時,場上只有這兩只貓,但是卻能用歌聲,表情和肢體舞蹈動作撐起整個舞臺,一點也不讓人覺得空。 巧合的是,中場休息時, 旁邊的友人也問到了這兩只貓咪的來歷, 當時的我只能實話實說表示自己一無所知。

第二個角色開始讓我感動的是 Gus the theatre cat, 劇院貓嘎斯。 嘎斯是只年老的貓, 年輕的時候大概是劇院最聰明最有名的貓。劇院需要貓的時候, 幾乎都是嘎斯出場。嘎斯記得七十場演講。只需排練一小時,嘎斯就可成功上場。 嘎斯的嗓音足以融化最硬的心腸。嘎斯甚至曾經研究過迪克懷廷頓的貓(迪克懷廷頓和他的貓是英國故事, 講述迪克懷廷頓是怎樣通過他那善于捕鼠的貓咪,擺脫貧困的童年,從而發家致富的)。 嘎斯甚至出現在過莎翁戲里面, 當莎翁戲的演員提出劇里需要一只貓咪時。 曾經風光無限的貓明星,如今年華老去, 皮松體瘦,甚至患有會讓爪子發抖的麻痹癥,連老鼠見了他也不會害怕,視若無睹。

現場演出嘎斯的演員除了劇本里面的唱詞以外,加入了幾聲貓叫,雖然難掩嗓音的老去,但是融化人心的功力絲毫不弱,讓人感受到年華老去的哀傷之余, 也無法不讓人對其產生憐愛。 演員功底可見一斑。 我回家以后在網上找的嘎斯視頻, 可能不是同一個演員演的, 服裝不一樣。但是同樣如同阿爾茲海默癥的手抖,唱腔中難言的老年嗓音, 頸部有些松垂的皮膚和疑似不是化妝產生的皺紋, 都讓人又敬又憐。 渾身是戲,不得不服!

有意思的是, 幾乎如所有的老派英國人一樣, 嘎斯在唱詞里面也忍不住懷念英國的黃金時期并吐槽了現在的年輕小貓咪們, 比如再也不像維多利亞時代那樣會在一個常規的劇團里進行訓練,小貓們只不過是能鉆一個圈兒, 就覺得自己聰明無比了。 正所謂連貓心也不古了。

最后一個要提及的角色也是本劇最著名的唱段Memory的角色Grizzabella the glamour cat 魅力貓格麗茲貝拉 。 實話說,之前多少年,我只知道這首來自貓的歌很有名,耳熟能詳,雖然不容易唱但是去KTV也會有人點。 但是要說多感動, 談不上。 貓的音樂劇上半場以Memory結束, 我第一次開始有了感覺。 中場休息時,腦海里也不斷回想著貓的旋律。同行的兩個友人, 一個已然熱淚盈眶,另一個更是淚止不住流。 下半場Grizzabella升入 Heavierlayer前, 再次唱起 Memory,我竟然也有些鼻酸發緊。曾經不可一世,光艷照人,女王般存在的Grizzabella, 沒落過,皮毛不再光亮動人,形容枯槁,被族貓鄙視和排斥, 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所幸最后獲得貓族的理解和接納,并且被選中了登上Heavierlayer獲得重生。 所以有的歌, 年輕的時候可能只是聽過,甚至覺得多好聽,但是到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地步,就只能靜待歲月的洗禮。網上的版本是英國音樂劇女王伊琳佩姬的版本,這位首位魅力貓,也是最有名的魅力貓之一。 我從現場回來之后,已經聽了大概不下十遍了。


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I was beautiful then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

And I mustn't give in

When the dawn comes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And a new day will begin

如果沒有過去的回憶我們還能是誰?

這些直擊人心的歌詞加上伊琳佩姬入木三分的刻畫, 我能開始理解為什么貓尤其Memory會成為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劇和歌曲。人性的刻畫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的,偉大的作品更是充滿這種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 艾略特的詩集《老負鼠的貓經》本來是寫給孫子的,因為覺得魅力貓格麗茲貝拉的原型故事對兒童來說過于悲傷, 于是這個人物并未包括在最終出版的詩集中(艾略特要是看過瑞典的兒童作品《獅心兄弟》之類的, 不知道會不會改變想法)。韋伯先是將艾略特的貓經詩集部分配上曲調在音樂會上演出,獲得艾略特遺孀的喜愛和首肯。 艾略特夫人進一步同意韋伯將其改編為音樂劇,并向其展示了未出版的魅力貓原型的部分詩作。韋伯和另一位著名的英國戲劇導演Trevor Nunn受此啟發,分別譜寫了Memory的曲和詞。 韋伯在首演前的兩周才完成Memory的譜曲,傳說韋伯在一晚上一氣呵成,然后由Trevor填上了詞。

幾乎可以說, 沒有Grizzabella和Memory的貓,也會是一部優秀的音樂劇, 但是有了Grizzabella的加入和她在唱著Memory的同時獲得了重生, 讓這部作品的內涵上升到了完全不同的境地。 貫穿全劇的主題幾乎就可以概括為我是誰(開場時貓主子們的提問Jellicle songs, The namning of cats貓的取名中貓的三個名字, 貓們登場時的自我介紹), 我來自哪兒(過去-貓們回述過去的種種經歷)和我要去哪兒(未來-魅力貓獲得重生)。

貓劇中大部分的歌詞直接來自于艾略特的詩集并未作改動, 少部分如同Memory從新譜寫,但也是受啟發于艾略特的詩。如開頭所說, 我看劇之前并未刻意去搜索關于貓劇的點點滴滴, 自然是孤陋寡聞。 但是在聽劇回來之后, 兩個半小時美妙的經歷讓我對所有背后的故事都發生了好奇。 坦白說, 第一次聽一個陌生的劇, 歌詞我不可能全能聽懂,而且吸引人的地方太多,我也無法完全專注于聆聽非母語,那樣也會影響觀感。整個上下兩場,我都是帶著微笑愉悅地聽完的。只是把自己沉浸其中去感受, 有時候并不一定都要理解才能享受。先是挑喜歡的一部分查歌詞,角色特點,然后因為太愛歌詞和角色又去查創作背景。才發現原來韋伯挑選的故事原型來源于鼎鼎大名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創作。 坦白說這樣方式我會更忠于自己的直觀感受, 而不是因為整個作品里的超超大牌云集而跟風。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 我們本身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對信息的篩選和在極度的信息暴露下還能保留內心的清澈和對內在感受的忠誠。 以前我們讀書會一位書友推薦了一個陳丹青做的片子, 其中提到畢加索在已成為被世間公認的大師以后, 苦苦追求的卻是兒童對這個世界天真的觀感。 那一刻我忽然為自己的無知找到了絕佳的由頭, 也為無知的自己觀賞藝術作品時的莫名感動找到了絕佳的注解。我也在很長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很難像中學及之前那樣對很多東西產生好奇和興趣了。我很懷念小時候學習不是為了考試,看書不是為了顯擺,對這個世界所以一切的興趣,只是來源于單純的好奇。 因此決定做減法, 我不是什么都要知道才可以,本來人也無法做到全知全能。但是我更能接受 自己不知道很多東西。然后發現自己不知道的, 進一步享受好奇和發現的過程。

扯遠了, 關于這場貓的音樂劇演出, 我喜歡的有太多,甚至有的都還說不清楚自己為什么喜歡,所以更有了以后再返場看劇的理由。 再提一個現在流行的打破臺上下空間隔離,和現實和戲劇界限的模糊化。部分貓除了開場時從觀眾附近冒出,中間也有若干次貓派對時走下舞臺, 到底層觀眾之間互動。開場時貓咪從我身邊走過,真的有種很興奮的感覺,好想摸一摸。這種不同空間的互動,和舞臺界限的模糊, 如果情節設計的好,會讓觀眾更身臨其境。如果互動設計得不好,為加而加會顯得很雞肋。

說說幾個沒有那么喜歡的地方。

第一, 以前看音樂劇在倫敦, 老式的劇場, 哪怕是稍微離舞臺遠一點的座位, 其實還是挺近的。

今天去的斯德歌爾摩愛立信球形體育館, 場很大, 我們當時買票的時候最近場的票已經賣完了。因此在看臺上看的。 相較之下, 體育館真的能為一場音樂劇圈到多得多的錢, 但是觀感缺差了太多,哪怕加上舞臺左右的兩塊巨大LED屏。因為音樂劇本身也是表演,離舞臺近,更能夠看到演員的肢體動作,表情,LED基本只會拉近主演的鏡頭,立體效果和整體效果都差了許多,舞臺設計的很多細節也難以看到。 以后有條件的話, 要么還是去倫敦或者百老匯的劇場看,假如碰見巡演在體育場的, 能夠買到底層前排的, 還是盡量往舞臺正中的前方買。

第二, 有一個小小的細節我并不喜歡。 就是在貓劇中有一段是火車有關的劇情, 火車頭前有一只貓扛著象征火車頭前的射燈。 射燈打過來的方向, 正好是我們做的方向。 燈光強度太高, 幾乎刺眼,盯了幾秒就讓人無法直視,必須要轉頭,很影響觀感。我覺得燈的亮度亮到觀眾看得出來是火車頭燈就行了,再亮就刺眼沒必要了。 現在想來,假如是在劇院演,一定不會有這么強的亮度,可能是因為在體育館,空間很大, 觀眾席還是略有光線, 所以調高了亮度,有些過猶不及了。

第三,哪兒都有不遵守公德的觀眾,比如遲到,中途進出場,拍照甚至開閃光燈的。但是整體上瑞典人的素質還是非常高,諾大的體育場上千人,我被這些情況打斷的次數大概不超過十次。跟演唱會的大派對風格臺上臺下一起嗨的風格不同,這種演出,拍照除了侵犯版權以外,特別影響觀眾的觀感,因為觀眾席是暗的, 只有舞臺是亮的, 手機拍照甚至是打開手機時屏幕的強光都可能分散周圍觀眾的注意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貓當初首演時,并未獲得評論家的好評, 然而演出以后, 卻因為觀眾的喜歡成為最長盛不衰的音樂劇,直到后來被歌劇魅影超過,也依然榮登最長壽第二名。所以很多東西, 獲得或不獲得專家的一時認可,可在意,也可以不用太在意。 本來韋伯最初為詩集作曲的原因僅僅單純因為這是他童年時最喜歡的文學作品之一。而且很明顯韋伯在作曲中融入了各種不同的現代音樂風格, 從古典到現代, 從爵士到電音。其中一個花花公貓的造型如同獅子王,動作和感覺都讓我覺得借鑒了貓王,這次再展開說其它的角色我就沒法停下來了。)

總之,今天晚上是一場視聽的盛宴,以及心靈的震撼。 也促成了第一篇音樂劇的觀后感。

從到家大概八點, 空著肚子心說趕緊寫兩小時足矣, 結果到現在十二點四十,中間反復聽曲和看歌詞, 還稍微查了一些不太懂的地方。以前總是很有壓力,不敢寫。怕暴露自己的無知和無趣。現在坦然接受自己的無知了,反而有了進步的空間。 今天一天就中午前吃了兩塊面包,和兩小塊月餅。 不過好歹我也是能直抒胸臆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825評論 6 546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8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980評論 0 38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4,064評論 1 31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79評論 6 41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109評論 1 33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9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87評論 0 291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99評論 1 338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515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750評論 1 37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22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933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3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67評論 1 29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9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70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