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你的初戀,我的暗戀》 第五章 難產記

【連載】《你的初戀,我的暗戀》 第六章 徽章


原創作者:十一里

阿嫲在生小姑姑之前,還生了五個孩子,三兒兩女,大女兒的年齡已經到了應該成為勞動分子的階段。因為政策改變,本來鼓勵大家努力生產的號角一下子變成了不準再生的畫風,然后愿意主動結扎的,就去衛生院結扎,不想結扎的,你生完政策規定的標準,必須得去結扎。

其實阿嫲響應政策,早前已經做了結扎手術,但還是懷上姑姑,懷上姑姑的時候,得了腎結石,經常痛得打滾,喝過很多中藥,打下不少石子,疼痛才得以減輕。懷孕期間還得了重度黃疸,整個人都是黃色的,阿嫲說:是一個真正的“黃種人”!眼睛是黃的,臉色是黃的,全身都是黃的。當阿嫲后知后覺自己懷上小姑姑的時候 ,已經3月余,就主動去衛生院要求打掉孩子。但醫院的醫生,看到阿嫲這個已懷孕三月余的“黃種人”,你推我,我推你,然后很認真地告訴阿嫲:這孩子月份還不夠,你過幾個月再來看看。我阿嫲聽從他們的寶貴意見,回家邊干活,邊等著。一等到了年底,肚子已經顯懷了,公社里有些眼紅的人,就去通報領導:英子肚子已經顯懷了,怎么都不帶她打掉?領導領著阿嫲再去醫院,醫院里的大多數醫生已經陸續回家,準備過年,留下一些小醫生在坐班。別人一看領導陪著我阿嫲去醫院,也很為難地實話告訴大家:這孩子都這么大了,已經打不得!私底下請領導進辦公室喝茶,訴:這女人,懷上三月余已經來過一次,說要打掉孩子,但是您看她的臉色,看她的像青蛙一樣的大肚子和像竹竿一樣的小腳,這是重度黃疸,要真的上來手術,搞不好一尸兩命,他家里人怕會鬧得!而且如果出了人命,您這領導不好當啊!

回來的路上,領導陪著阿嫲直達家門口,囑咐她,能生養就好好生養,其它的事馮管了!臨產前一個月,阿嫲已經沒有力氣下地了,更加沒有力氣干活,幾乎每天都躺在床上,幾乎跟尸挺無差別。一個算命先生徑直過來:看著我阿嫲說:這人惡鬼纏身,怕活不久了,一圈孩子都圍著阿嫲抱著哭,算命先生被我年少的大姑姑拿著掃帚趕出了家門,樣子狼狽,但眼神狠厲且堅定:我不會算錯的,等著瞧!這時鈴子拄著拐杖,出來了,摸著我阿嫲的細手說:別擔心,你還有那么多孩子,我會找人救你的。有時候再大的仇恨在死亡面前,已經虛化得了無蹤跡了。鈴子拄著拐杖走了,背不再駝著,背影挺拔,步伐堅定,好像一個眼睛明亮,腿腳穩健的中年人。

回來時,她帶著一個眼神犀利,顴骨高突,嘴唇偏厚面無表情的老年婦人走了進來,婦人頭上圍著黑色的頭巾,頭巾繡著栩栩如生的粉白色坐蓮,穿著一個棕褐色的褂子,黑色的棉褲,黑色的棉鞋。孩子們還在低低抽搐的聲音頃刻停了,不知是被她的樣子還是她的氣勢嚇到了,她圍著阿嫲轉了三圈,坐在阿嫲的床邊,讓阿太帶著孩子們出去,順便請人讓阿公回家。她摸著阿嫲的手說:“我家世代通靈,我就是我們這一代剩的唯一一個女娃,也是家族里唯一一個通靈人士,我家人幫我算過一卦,我30歲那年會死于溺斃,他們不僅擔心我死亡還擔心家脈從此無法延續,所以他們從來不讓我碰水。我欠你的婆婆一條命,那年,我獨自出門,走在草叢里,草叢太密了,我無法看清前路,腳下一滑不小心掉進河里,本來改叫水鬼索命了去,年少的她恰巧路過河邊,死命拉了我一把,把我從閻王大人那里拽了回來,也讓我多活了這么多年,而且活到現在可夠了,再活下去,就得死了。‘我許諾過她救我一命,我也定會救她一命。’家里人想過,你婆婆無意中幫我改了命,為何絲毫報應都沒有,其實也不盡然,你婆婆大旱那年眼睛莫名其妙地瞎了,大抵是就是她逆改天命的懲罰代價吧!今天我幫你算過,你的確難逃這劫,但是也有解救的辦法。還有如果你能活下去,此事20年內任何人都提不得,而且我們從未認識。”阿嫲迷惑地用盡全力回握她的手,微弱地搖搖頭,看見她頓時嚴肅的表情,又點了點頭。

“鈴子,讓你兒進來!”她喚到,阿公進去,她慎重地對他說:“我回家做法 ,你這三天內務必幫你老婆打制出一把全新的鋒利鋤頭,而且這三天火絕對不能熄滅,最后用黑公狗血擦洗鋤頭,紅布包好,還有這狗得厚葬!三天后日落時分你請你們村里的郎中在西面的山坡用盡全力鋤三下,直到冒出紅色的水為止,然后就可以在周邊尋找藥材,找到的藥材用包鋤頭的紅包包著,回去立刻給她煲了服下。所有的事情都記住了嗎?”她和藹又認真地望著阿公問道。

“記住了!還有什么需要吩咐的?嬸嬸”我阿公望著她從發巾里掉出來的一縷銀絲,臉上是滄桑的疲憊,但從她的眼神里看到了堅定和安詳的平靜這是多么矛盾又和諧的存在。

“我兒女早年夭折,兄弟大多因戰爭或斗爭而亡,我現在是無兒無女無兄弟,如果你妻子活了,我哪天老去了,你們還能記得我,把我安靜地埋在我家大樹下,薄棺、木碑都不用備,我家里的房子,我一走,你就用把火燒了。我從一無所有處來,走也該兩手空空。你尊稱我一聲嬸嬸,我便喚你一句小侄,你若有空便請我喝杯小酒,就可以了。”她笑了笑,慢慢地走了出去,抱了一下阿太,說了一聲:“保重!”走了。

阿公三天未曾合眼,一邊打鐵,一邊求人找到合適的黑公狗,第三天他眼珠子泛著濃郁的紅色血絲,看起來像吸血鬼先生。鈴子請人把她的嫁衣改成合適的紅布,親自拄著拐杖送了過去。阿公找到郎中,跟他長話短說了這事,請他幫忙。日落前,他們來到西面山坡,在日落時分,按照囑咐,用盡全力鋤了三下,果然冒出紅色的水,郎中便在周邊找起了藥材,用紅布包著回去,阿公盯著煲好給阿嫲看她喝下。阿嫲喝下后,肚子疼痛劇烈,汗珠豆大地從頭頂流竄到四處,不過半小時便頻繁嘔吐起來,阿公嚇壞了,一邊抱著她,拍著她的背,一邊急得哭了起來,一個小時后,嘔吐物足足有半壺子,全色黃穢污物,嘔吐止了,才昏睡了過去,阿公抱著她哭著睡著了。第二天,阿公驚醒了,低頭看了一下阿嫲,發現阿嫲膚色正常,他顫抖地伸手靠近她的鼻子,感覺到了微弱的呼吸,抱著她的體溫也還是正常的。他狠狠捏了一下自己,幸好不是夢,然后他竟然哭了,眼淚自己跑出來了,完全失控了。眼淚掉在阿嫲臉上,阿嫲醒來,這是阿嫲第一次看到阿公哭了,像個小孩,鼻子上還吊著鼻涕。她輕輕地笑了,微弱的笑聲是好轉的象征。

“鼻涕都流出來了,擦擦!”

“嗯嗯!”

“哭了?我還沒死呢!”

“沒哭,太久沒睡了,眼睛痛!”

“睡吧!我醒了。”

“餓了,叫我!”

“好!”

阿公倒頭一睡,睡了兩天兩夜,第三天之所以會醒來,是被他自己的肚子叫起來的。

阿嫲為他準備了一大碗米飯,一碗蛋湯。他吃飽喝足后,才想起該去謝謝那嬸嬸。跟阿太要了地址,買了兩瓶純純的燒酒,哼著五音不全的小曲,看著蒲公英從眼前飄過,看著貓走過別人的屋檐,看著太陽掛在藍白的天空,陽光照射進心里,感覺到從來沒有過的光明和溫暖。

那嬸嬸的家在一處小山丘上,是一棟鋪著稻草的木房子,那時已經沒人住這樣的房子了,大多數人住著土磚瓦房,木房子旁邊長著一顆大榕樹,從書上垂下無數的藤莖,又融合在了一起,樹干變得無比健壯,樹上傳來各種鳥的歡呼聲。 屋內傳來她的聲音:“你來了!”

阿公驚了一下,恭謹地答:“我來了!”

“她好了!”

阿公:“好了!嬸嬸,真的太感謝您了!”

“小侄,酒放門口,一個月后你什么都不要帶再來找我,如果,我不應你,你就直接進來,明白了嗎?現在你回去吧。”

“好,我一定照辦!”阿公放下酒,帶著滿腦疑惑,躬著身體,一步步后退著走,直到退出10米外,才慢慢轉身回家。

一月后,我阿嫲幾乎是難產,把小姑姑生了下來,阿嫲說:這姑娘可真是太丑了!連哭聲都不比小貓的大。產后一天,剛好是阿公和那嬸嬸約好的一月后,阿公慢慢地走向那個小坡,不知為何,從家到這,每一步都走得艱難無比,很沉重。到了大樹下,奇怪的是,今天竟然沒有一只鳥叫,阿公叫喚了兩聲,沒人應答,他走過去,在門上敲了下,然后門吱呀一聲,自己開了。阿公邊環顧四周,房子中間就是八仙桌,桌上放著一個茶壺,一個茶杯,干凈幾明,只有一張椅子,孤獨地放在桌子底下。桌子前是一個小房間,阿公叫喚了一聲,輕輕地推開木門,房內用紅布圍著,四周貼著黃色的符,顯得莊重緊張,一邊墻上掛著木劍和銅錢,中間墻邊靠著一張光亮的桌子,臺子上供著一尊菩薩,菩薩前是一尊香爐,三個白瓷杯,瓷杯裝著茶水,阿公屈身拜了拜,走了出來。桌子后面是一塊顏色斑駁的簾子,邊再叫了幾聲“嬸嬸”,無人應。阿公拉開簾子,發現她梳打干凈,頭上還是帶著那天款式一樣的白頭巾,上面依舊是那一朵白蓮,著一身素色,穿著繡著蓮花的白鞋子,跟那天看到的是不同的氣場狀態,她安詳地睡在木床上,阿公輕輕地喚,低頭走近,可她還是無應答,阿公大膽抬頭看了她一眼,看見她臉色紅潤,伸手到她鼻子,但她已經沒有呼吸了。阿公立刻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這時外面的鳥發出一陣陣悲鳴,似在報喪。

阿公趕緊回去給阿太報喪,阿太枯涸了十幾年的眼睛里閃著淚花,雙手抖動的厲害,讓阿公扶她出去,對著山坡的方向,砰地一聲,跪在地下,一家子人跟著她趕緊跪下,“砰、砰、砰”地叩頭,“按照她的要求安葬。記住,英子滿月,你必須帶著她母女兩一起給她再磕上三個響頭,還有給她帶上一壇好酒!”屋內,傳來小姑姑的巨大哭聲,見到陽光以來,哭得最壯烈的一次。阿嫲抱著她,淚水含在眼中,輕輕地說了句:謝謝!謝謝!

又一月,阿公帶著阿嫲和小姑姑同去大樹下上香,阿嫲心里真誠地感謝她用以命換了她一命,給她磕了三個響頭,直到額頭通紅,許下誓言:我此生必會善待我的婆婆,不記過往。畢恭畢敬地向天地和嬸嬸敬了酒。這時陽光透過樹葉照射著阿嫲的眼睛,她瞇了下眼,一只通體白色,額角有一撮粉紅色毛毛的小鳥落小姑姑身上,阿嫲伸手輕撫了她一下,它放下一片金黃色,晶瑩剔透的葉子,叫了兩聲,然后飛走了。阿嫲對著大樹說了聲:“謝謝!”

我們的生命都在輪回,周而復始,因果報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即死,死即生。命運輪回,從來不存在相互虧欠,只留心中的殘念。

多年后我阿公知道自己做錯了一件事:沒有按照她的要求把她的房子燒了,使得她的墳頭被挖,阿公心中愧疚了一輩子。或許阿公當時看到了她房子里的那尊菩薩,心中敬畏,一時把這話忘了,又或許,他擔心一把火連累了屋前的大樹。

后來,我阿嫲才知道慫恿領導來家里帶她去打孩子的人是我那個瘸了一只腳的叔婆,叔婆,她生了三個孩子,不知是出于對國家、黨的政策的維護,還是阿嫲生養了比她更多的孩子,當然這就無法斷定別人的心里的想法了。后來我阿嫲活過來后,她也看熱鬧一般過來串門,問阿嫲病怎么好的?一家眾口一致:村里的郎中找來一副中藥,吃了就好了。叔婆還想問:那干嘛還殺狗了,招什么晦氣東西了?大家就都沒理她了。她問阿太,阿太說:不知道內,她可不是醫生。此后,她見阿太態度就很糟糕,動則咒罵,很多時候,阿嫲看不過去,跟她爭吵,可惜都吵不贏。阿太對阿嫲說:有時候,我們都不需要太在乎別人的話,如果無法對我們造成實際性傷害,我們就當自己是聾子吧!小姑姑到底是被判超生,后來公社不管分什么,我小姑姑總是被自動忽略。此后兩家再無太多聯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182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489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29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776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10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6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60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36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8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31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3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58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54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54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6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73評論 3 39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05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