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經濟學如何看待投資與消費之間的關系:投資與消費之間沒有必然區別
一、投資是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 投資其實就是消費,是在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 投資和消費是一回事,只不過是人們為了追求最大收益,在時間上做一個平衡
歐文.費雪《利息理論》:
投資是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每個人追求的不是今天的消費最大化,也不是明天的消費最大化,而是終身所有時間點的收入之和的最大化。
耐用品的現值等于未來收入流的折現和
阿爾欽的問題:
連餓三天吃一頓飯,感覺很香,但為什么我們不會為了追求那種特別美味的感覺,連餓自己三天才吃一頓飯,而是每天吃三頓飯呢?
答案是:
我們追求的不是一剎那的最高幸福,而是幸福總量的最大化。
二、未來預期決定一個人是否健身
我們追求的是收入流的折現和最大,是永久收入的最大化,不是某一剎那的收入最大化。
- 抽煙還是不抽煙?健身還是不健身?
取決于不同的人在不同處境下的選擇
- 生活貧困的人:看不到未來,壽命短,及時行樂,抽煙多
- 富裕的人:娛樂活動范圍大,壽命預期提高,平衡消費發生變化。今天節制一點,未來得到更大享受,吸煙人數下降。
節制飲食、運動健身,這些決定與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有關。
超過80歲的人,醫生不會讓他們太過節制飲食,享受當下的快樂也很重要
三、卡特爾組織能決定國際油價嗎?
石油輸出國是一個卡特爾組織,決定石油的產量、價格。
1、石油的產量、價格真的是石油輸出國組織自己定的嗎?
石油開采的邊際成本每桶僅1美元,目前售價是每桶50美元,他們為什么不把石油都打出來賣掉,早點享受?
2、今天多打一桶石油的代價,是放棄明天這桶石油所產生的收入。
- 每多打出一桶石油的邊際成本不是1美元,成本是放棄的最大代價。是未來這桶油能帶來的最大收入。-
- 如果權威機構預測:未來每個中國人都要買一輛需要燒汽油的汽車,石油產量就會急速下降——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看到了三年后的巨大需求。
- 三年后他們賺的錢,要比現在更多,今天就開采出來,放棄代價太高了。
四、市場力量決定石油產量和價格
- 假如那份權威報告被辟謠了,不可信。
- 同時,科學家研究出水變油的方法,明天起,打開水龍頭就能把水變成油。
- 那么,石油產量會急速上升,——因為明天起,石油將不再值錢了
所以,表面上,石油的產量和價格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定的,其實他們是被動的,他們遵守的是
投資時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他們要根據這個原理,根據未來石油替代品出現的機會,來確定今天石油的產量和價格。
由于石油的替代品出現的機會越來越高,石油輸出國組織被迫增加石油產量、降低石油價格,擋也擋不住。
表面上,壟斷者可以確定產量和價格,實際上他們也受市場力量所左右、所決定。
哈羅德.德姆塞茨
經濟學在過去200多年里,最大的教訓就是建立了一個高度抽象的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沒有任何人可以決定價格或者其他重要的市場指標。
課堂小結
引入時間維度,理解投資和消費之間的關系,更深地理解了哈羅德.德姆塞茨的這句話。
課后思考
經濟學家研究股價歷史,是否有助于預測股市未來的變化?
昨天回答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