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杰
我有一個認識的心理學家,在文章里寫,他去國外出差,孤獨一人,躺在床上臨睡前,忽然來了欲望,特別想要個女人,于是翻來覆去睡不著了。他把這件事情寫出來,還自我解嘲,性欲就是人的天性,來了挺折磨人的,可要是發泄了,頓時平和了。
這位先生特別坦白,如果他遇到毛姆,一定很有共鳴。毛姆說過一句很直白的話:“克服肉體欲望的最好辦法,往往就是讓它得到滿足。”
古代有些修行的人,為了和欲望作斗爭,往自己頭上澆冰水,拿針扎自己,用盡種種手段,好不容易平息了,但已經心力憔悴,身體也狼狽不堪。
現代人比古人幸運,文明開化了,比較能夠直面自己的動物屬性,看待欲望沒那么洪水猛獸。然而,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欲望來了那就做吧,可是做完又很空虛。一個接一個,如飲水吃飯。人就是這么奇怪,不滿足于身體滿足。肉體欲望的解決之道清晰明白,精神上的其它欲望,就難說了。擴大的時候,心可以比天高。
這樣的欲望,可就豐富多彩了。有的人狂熱迷戀表達,超級話嘮。這種人往往變成作家,變成說書的,變成演講狂。也有的人其貌不揚,直接的口頭表達不出,那就轉換個形式,比如米開朗琪羅,拼命雕刻,滿足自己永無止盡的欲望。有的人投入工作,一定要成就大事業,一定要征服全世界。如果征服不了全世界,也要征服身邊的人。
但是把話題轉回來,問問寫米開朗琪羅傳記的羅曼羅蘭,答案又回到了原點。為什么米開朗琪羅會變成工作狂,因為他的愛欲得不到滿足,相貌很丑,身材怪異,特別自卑。他喜歡美色,但匍匐擁有美色的人腳下不敢追求。安徒生更加徹底,自己在日記里寫,靠自瀆得到紓解。也就是俗話說的打飛機。悶頭打飛機的宅男,寫出了世界上最優美的童話。好色而自卑的藝術家,刻出了世界上頂級的石頭作品。至于那些文學大師,更加是名利場的忠實成員,一個不漏。他們筆下書里的形象,和文學史記錄的行為,往往相反。
其實,克服肉體心靈的欲望的最好辦法,都是讓它得到滿足。因為不管怎么滿足,生命有限,欲望無限。這才是根本矛盾。
不管怎么滿足,以什么方式,最終仍然必須面對落幕。毛姆還有一個比喻,看書的人,沉浸其中,不知已是日暮。然而黃昏時,文字漸漸看不見了,不再有意義。
欲望帶來追求,追求折騰我們,這恰是真正活著的表現。哀莫大于心死,心死的人欲望消減,也就談不上好好活,認真活了。
納博科夫寫《洛麗塔》這種畸戀故事,用的形容是“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其實文縐縐的句子背后,不過是人的進化本能,傳播基因,勢必優選年輕女子,少女最佳。這是肉體欲望的源泉。另外一方面,少女令老男人尋回自信,得到青春的照耀,暫時忘卻老之將至,死神要來探望你,其實就是人生的興奮劑。對了,蘿莉控和戀童癖還是不一樣的。少女和女童是兩回事,曖昧和犯罪,還是有界限的。
人,要愛你自己,珍惜你的欲望,運用你的欲望。而如何善用,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欲念之火,請維持好。熄滅之日,便是大限來臨之時。歸于塵土,隨主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