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經常有扇貝用戶問,能不能提供離線下載功能?能不能提供離線整本單詞書?諸如此類的問題,連年不絕。
用戶為什么想要離線下載?在談正題之前,先說個知乎日報的小細節。
兩年前,知乎日報 app 剛出來時,它的 slogan 是「每天三次,每次七分鐘」。那段時間正好是寒假,每天去公司實習。早上起床,一邊急匆匆的打開宿舍門,一邊打開知乎日報,離線下載今天早上的內容,在焦急和寒冷中度過漫長的幾十秒鐘。
出發點
扇貝單詞的離線下載也是類似的功能,但目前只提供離線當天需要背的單詞相關數據,其他一些背單詞 app 則會提供整本單詞書的離線下載。
研發離線下載功能,當然有技術上的考慮點,比如本地數據庫設計、網絡傳輸的斷點續傳、流量帶寬的支出、手機內存占用的優化等等。
除了技術上的考慮,還有一種思路,即留存率。大部分產品的留存遵循40-20-10的規律,即使用戶當天離線下載了單詞書的全部數據,后續可能也不會再使用 app 了,這種用戶無疑是對公司資源的浪費。當然,做了離線下載功能可能會提升用戶留存率,使用了離線下載功能的用戶留存率可能更高,尚待實證,僅僅提供一種思路。
這里只從產品設計角度考慮,哪幾類用戶在哪些場景下需要用到離線下載功能。
目標用戶
中學生是最典型的目標用戶,離線下載整本單詞書是強需求。如果是寄宿生,周一到周五在學校只能用流量,周末回家才可以用 Wi-Fi。他們對流量費用是非常在意的,而且話費套餐也不會有太多的話費。根據小規模樣本調查,一二線城市的學生通常是 500M-1G,而其他線城市可能更少。
大學生對整本單詞書離線下載不會太在意,但對離線當天所學內容是強需求。雖然大學生也基本基本都住宿,但大多數高校都實現了建筑物內 Wi-Fi 全覆蓋,能夠保證每天都有網,因此不會想要離線整本單詞書。但是(1)大學生除了上課,基本處于在教學樓、宿舍、食堂、實驗樓、圖書館等各個建筑物間穿梭移動的狀態,每次上網都要經過比較痛苦的登錄 Wi-Fi 的過程;(2)而且由于對流量也比較在意,不會處于時刻有網的狀態;(3)最后一些學校會在晚上11、12點斷電后也同時斷網因此只能用流量,從這幾個角度來看,離線下載當天的學習內容,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背單詞體驗。
中學生和大學生是兩類主要目標用戶,也有一些比較小眾的目標用戶,比如在醫院里工作的醫生,會因為某些原因屏蔽無線信號(丁香園一款 app 因此做了離線下載功能);一些在海上、野外工作的用戶,也沒有無線信號,甚至移動信號都不穩定。
使用場景
使用場景和目標用戶是密切關聯的,但仍有所區別。
離線加載幾類比較典型的使用場景:
- 中學教室:沒有無線,只能用流量
- 地鐵:沒有無線,移動信號也常常不穩定,最好能提前預加載、且圖片可選擇是否加載
- 大學教室:有 Wi-Fi,但需要連接并登錄,大部分學校的登錄過程都很煩瑣
- 大學宿舍:有 Wi-Fi,一直穩定,但斷電后無法使用,如果是夜間有強使用需求的話需要考慮時間點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