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就是把經過的再過一遍,過一遍自己,也試著過一遍他人。漸漸看清生活的完整面貌,反而越發柔軟和單純。很慶幸,我和“文字”沒有在人世間走散。 ? ? ? ? ? ? ? ? ? ? ? ? ?
近來,老公常常加班到很晚,一個人閑來無事,隨手寫了篇教育心得。老公:“其實你文筆還可以嘛”我:“其實我可以寫得更好嗒”無心插柳柳成蔭,于是就有了簡書里的第二篇文章,文藝被世俗腐蝕了的老公開始對我另眼相看,成了我第一個粉絲鼓勵我堅持寫。很多開始,源于偶然,細細想來,它也有跡可尋。
從小靦腆羞怯,不善言辭,事藏于心。情商雖高,性格卻敏感,細膩,缺乏安全感,容易患得患失…從小學開始就有了用本子寫日記的習慣,開心的事兒常常容易忘記,難過時,當無人述說,寫日記便成了發泄的出口。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著,直到大學有了51空間,有了qq空間,便用電腦記錄,至今電腦里仍存著許多我的私密日志。將來女兒大一點,我也一定要培養她寫日記的習慣,開始并不難,貴在堅持。念舊的我,每當回憶起過去,都可以打開回味一番。
高中時學校的圖書館有很多藏書,那時候每周都借課外書上課偷著看。上了大學,由于被調配到不喜歡的專業,美好的時光一用于戀愛,二都用來看課外書了。那時看書速度很快,每周可以看完至少五本,專業性強的書除外文學類書涉獵最多。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師,閑暇時間也總是到學生的圖書館借書來看。雖然現在只能回憶起作家名字,比如三毛、賈平凹、魯迅、郭敬明、村上村樹、孫睿、饒雪漫…也依稀記得一些名著,比如《圍城》《金瓶梅》《魯濱遜孫漂流記》《飄》…現在想來,雖然內容都無從回憶起,它們已經潛移默化的深入我骨髓,化作我成長的養分。
再者就是我的經歷,如今三十歲,除了八歲前一直在外婆家,以后的每三至四年都在更換不同的地方生活。也可以說,我是沒有故鄉的野鴨子。在最偏僻的山村成長,在遙遠的西北上大學,亦在最繁華的上海工作過,最后又嫁到安逸的旅游小城。畢業后接觸過不少工作,當過受人尊敬的教師,也嘗試過不招人待見的銷售,還有情感類的紅娘…寫到這,突然想到《紅日》里的歌詞:“命運總是顛沛流離,命運總是曲折離奇…”情感上情竇初開過,愛著也被深愛過,從悲悲戚戚的小女人搖身變成當了媽的少婦。這些經歷無疑都可以成為我的靈感源泉寫作題材。用最真實不浮夸的文字記錄自己,在世間留下一點痕跡,足以。
很慶幸自己步入而立之年,還能挖掘興趣所在,寫作無關別人,關乎自己。我想每個人的生活都需要一個發泄的出口。乘你還不老,培養一個小小的愛好,然后,堅持下去。有一天,當你金錢與時間富足時,無需再為工作為家庭為房車奔忙的焦頭爛額時,不會倍顯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