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工具
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
今天在網上刷到了一個帖子:?“學不好語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的網友說:“小學聽寫考試,老師讀:“襲擊”。班里至少三分之一的人都寫成了:洗衣機。”
另一位網友說: ?“回想起高中時語文老師說的那句“你長得這么丑,再不學好語文,將來面對喜歡的女孩子連封動人的情書都寫不出來,可怎么辦哪?”,不禁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還有網友說:?“每當我向別人推薦一部好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別人問我:那這部電影或電視劇說的是什么的時候,我只會說:哎呀就是好看!反正就是好看嘛,你去看就知道了唄,你自己去看啊,很好看的!”
所以這語文學不好呀,很容易就活成了別人眼里的笑話。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嘮嘮學不好語文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
最近與一些孩子和家長溝通的比較多,時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老師,我們孩子上初中之后學科負擔加重,所以語文真的是沒時間再補習了,得趕緊給孩子補別的。?老師,語文有什么好學的,我們的母語就是漢語,只要會說話就行了。
不得不承認,語文是需要放長線釣大魚的學科,只要孩子付出了,最終都會收獲到一個好的結果,只不過語文需要的周期要長一些。作為一名教學多年的老師,我必須要負責任的說,語文作為百科之母,她不但不是可有可無的,更是其他學科的基石,作為最能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科目更應該受到重視,更應該作為一個終身學習的學科。
那么到底什么是語文?百度會告訴你:語文,是語言和文學、文化的簡稱,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準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其實這個定義太過狹窄。
當你聽到一首觸動心靈的歌時,你是否曾經沉浸于歌詞所描繪的迷幻意境中流連忘返呢?當你看到一片凈化靈魂的美景時,你是否曾經搜腸刮肚想盡華美詞藻想要來贊美它呢?當你發表演講、參加校園活動時,你是否曾經費盡心思去完善自己的語言,甚至絞盡腦汁的去設計每一句話,哪怕是一個發言時飽含深意的眼神呢?……如果有,那么這也是語文。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學不好語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那么我們就要先知道,學好語文有什么用,我今天就總結兩點。
第一、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獲得知識的必備技能。就拿今年北京物理的一道科普閱讀題,除了閱讀量很大,更重要的是考察孩子的語文素養,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著卷面上密密麻麻的字,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了。無論是哪個學科,審題分析需要語文,證明詮釋需要語文,答題歸納也需要語文。
第二、語文是衡量人才知識與素質的標準之一,也是體現一個人內在氣質和修養的重要途徑。在這個競爭十分激烈的21世紀,我們每個孩子都會長大走入社會,去面對和迎接無數的機遇和挑戰。在這個很現實的社會里,那些會展現自己的人永遠會比別人更靠近成功一步。
我們都希望成為一名在大庭廣眾之下滔滔不絕,引經據典,口吐連珠的人,而不希望成為一個廣疏學淺,只能在灰暗角落垂頭喪氣,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的人。一個人的修養和氣質我們也可以通過他妙語連珠的言談、充滿智慧的文字、一手漂亮的好字等形式表現出來。而這一切都需要有深厚的語文功底和文學素養。
這兩點是我們之所以要終身學好語文的原因,那么對于學生家長的你們,眼前認為孩子最重要的學好語文的目的肯定還是考試,拿分。這里我又要再次強調語文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每次去總結分析一次大型考試的時候,都能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得語文者得天下”。
這次中考結束后,有個孩子的家長來找到我,特意跟我分享了發生在她身邊的一件事——這位家長有位朋友的孩子是北京某重點高中的,參加這次中考報名志愿目標是清華,可惜高考語文只考了九十多分,三年的夢想瞬間隕落。這個結果讓這位家長感觸頗深。
其實這樣的事情每年都在發生,而且是不斷發生。所以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學習語文并且堅持學習語文已經是我們必須要去做的事情了,語文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是需要實打實去堅持學習的學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不讓語文成為我們成功的絆腳石。
說了這么多,你認為學不好語文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
關注心教育,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