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215/300】《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語文》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世界的界限,能夠用語言描述世界才是我們能夠感知的世界,語言水平決定了一個人的世界的疆界。
第一部分談談語文啟蒙
第一章語文啟蒙是什么?
1、語文啟蒙,應當是語言與思維的融合,除了讓孩子掌握語言表達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這些語言背后的思想。
2、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閱讀的本質:發展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啟蒙階段的閱讀不應當以獲取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應該是通過閱讀去思考、去認識更多的語言現象和語言規律。
3、運用就是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結合,用別人的語言來描述我們的世界。內化語法結構的敏感期,啟蒙越晚,口音的問題就會越嚴重。越早開始語言的啟蒙就越有利于孩子大腦潛能的開發。
4、一定要鼓勵孩子用書面詞匯,因為書面語的詞匯是經過錘煉的,學會用這些詞匯是孩子們思維不斷深入的一個表現。無論是學習母語還是第二語言,都有不可錯過的關鍵階段,一旦錯過,再想補償也許要花上好幾倍的精力才能達到敏感期輕松就能達到的效果。
5、語文素養四個核心: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第二部分0——5歲家庭語文啟蒙
第二章每個孩子都需要語文啟蒙
1、帶孩子去實地感受。語文啟蒙最看重的還是語文素養,是思維和表達能力。一起觀察,講解高質量給孩子輸入書面語言和規范語言的表達。
2、語文的啟蒙,首先是從語言開始,語言的邏輯性和表現力的啟蒙越早開始對孩子幫助越大,但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點,0~15歲都是啟蒙階段。
3、語文的啟蒙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它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朝夕都在發生的無形影響力。
4、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語文啟蒙最重要的就是“明白”二字?!懊伞本褪敲擅粒覀兯龅膯⒚杀仨毮軌蛉コ擅烈灰皇购⒆用靼住?/p>
第三章語文啟蒙應該怎么做?
1、場景中啟蒙就是最好的,也是孩子最容易獲得識字、思考的途徑。中國人學語文要從識字開始,但是我們要強調,識字并不是越早越好。古人又總結了另一條啟蒙的經驗一一啟蒙要找方法,要有意義、有思想。
2、從精神需求上來看,《三字經》《百家姓》《干字文》這些書沒有太多現代所要宣揚的精神,比如,平等、民主、創新,所以很多家長說不值得讀。但是從語言和文化的角度來說,這些書又是可讀的,因為讀起來押韻、好玩,適合孩子在游戲中玩學。
3、在生活中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就是最好的語文啟蒙,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生活處處是語文,語言無處不在、文字無處不在。游戲的方式講常識和文化。古詩詞是中國語言的密碼,是中華文化的結晶,無論從語言表現力還是文化的傳承上來講,古詩詞都是非常值得肯誦的。
第四章學好語文,先讓孩子愛上閱讀
1、好的兒童讀物能夠讓孩子不知不覺間進入書中所創設的情境中去,應該和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相聯系,能夠幫助孩子解決現實問題。語言一定是適合兒童發展的。
2、應該讓孩子多讀一些本源性的書。所謂“本源”就是有哲學意味,這樣的書能夠給孩子更多的啟示,為人生打基礎。※給孩子選書時,家長需要關注三個原則:第一,尊重孩子的成長發展規律;第二,從孩子的興趣點著手;第三,要讀各種類型的書。
3、孩子天生不愛讀書這是個偽命題,愛學習、愛閱讀是孩子的天性,當看到圖畫和筆畫組成的書本時,孩子的好奇心驅使他去問、去想。如果孩子不愛閱讀,家長需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4、一家人之間也可以就書中的某個觀點討論一番——這是通過書本在建設一種家庭文化,其意義遠遠超過閱讀本身。
5、讀完故事多聽孩子感受,給孩子創造表達機會,合適的時候結束伴讀。
第五章識字的正確方式
1、識字是閱讀的副產品,能夠在自然閱讀中自然而然地認識一些字是最好的。對低齡的孩子,識字應當在閱讀語境中、生活情境中自然習得的。識字最終回歸到閱讀中。
2、識字高效有趣——多閱讀,多運用。在情境中、生活中、語境中認字。
第三部分5到6歲幼小銜接的語文啟蒙
第六章幼小銜接的語文學習
1、幼小銜接階段的重點并不是像很多家長想的那樣是識字、學拼音、肖古詩,而仍然是打基礎一“聽”有意義的內容、“說”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2、方法:A聽就是多聽故事、聽英文、聽音頻,只要有意義、孩子感興趣的內容都可以讓孩子反復聽!B說就是孩子有表達意愿,耐心聽孩子說觀點,讓他參與討論;關注孩子說話邏輯和條理性。
第七章關于識字、寫字的迷思
1、優秀的孩子在思維、表達和習慣這幾個方面都比較出眾。
2、字是思維工具,寫字是訓練審美和傳承文化的過程。書寫對于孩子記憶和理解漢字起到關鍵作用。
第八章關于拼音學習的疑問
1、拼音是識字的工具。孩子在沒有學習識字之前單純地學習拼音是本末倒置了?,F在在小學課本里的學習都是先學識字,后學拼音,可以適當提前教孩子一些基本內容。
2、語文課和英語課這樣的科目都會給孩子劃清界限,孩子會自動轉換思維,所以基本不會出現和拼音混淆的情況。
3、即使孩子在家學習了自然拼讀,出現了混淆的情況,也沒有關系,因為上學之后還會反復再學習,而孩子自己會慢慢意識到這個問題,自己會主動琢磨怎么解決。
第九章聽音頻學語文&自主閱讀
1、孩子學習的途徑一定不能是單一的。聽音頻,只是學習語文的途徑之一,不是閱讀的替代物,就像閱讀也不能替代聽音頻一樣。從一開始家長給孩子引入聽音頻的學習就應該有限度。
2、孩子不能獨立閱讀的原因:首先,主要是因為孩子沒有獨立自主的意識,這是一個整體聯動的過程,需要家長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降低對孩子的關注度,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其次,孩子不愛自主閱讀可能是因為從小家長為了保護書,而不給孩子獨自接觸書的機會,這讓孩子潛意識里認為,書就得家長陪著讀。培養孩子的自覺和自信,推動獨立閱讀。
第四部分6——12歲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
第十章小學1到6年級學習的重點
1、目前,國家課程標準中將小學六年的語文學習劃分為三階段:一二年級是低年級段、三四年級是中年級段、五年級是高年級段,三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側重。※小學低年級段(一二年級)的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小學中年級段(三四年級)的重點是閱讀和習作。※“三年級現象”其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日積月累的,是孩子有些方面的能力沒有發展起來的表現,到了三年級內容的難度上來之后一下子就爆發出來了?!辶昙壍膶W習重點其實還是閱讀和習作。這其實是對孩子思維深度和表達能力的培養。
2、好的家庭教育就應該是這樣在潛移化中讓孩子學會運用知識。朗讀就是正確無誤,讀流利,投入其中有感情地讀。
第十一章怎么看語文學得好不好?
1、語文學得好的孩子善于思考、會想問題,表達也會更好。
2、在家庭中,父母不要嫌棄孩子話多,如果孩子說得好,就應該用欣賞的眼神、鼓勵的話語獎勵他,這樣下次孩子還樣愛說。說得多,得到了足夠的練習,孩子就會越說越好了。
3、語文學得好不好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有關系,但是不能稱作“有影響”語文的思維和表達方式與其他科目有所不同。
第十二章孩子上小學后,那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
1、教很多遍都記不住。那可能是家長教的方法不適合孩子。想一些辦法,幫助孩子記憶小竅門,給漢字賦予意義。在糾正錯別字的方法中,簡單重復地罰寫只是其中的一種方法,不一定對各種情況、所有孩子都適用,但也不是完全無效的方法。因此,怎樣糾正孩子的錯別字,需要家長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大部分小學低年級段的孩子時間意識都很差,他們如果在學前沒有經歷過特殊訓練,對于10分鐘、1個小時他不太知道到底是多長,所以需要先給他建立時間觀念。3、應該結合詩人本人的經歷學習古詩詞,從而讓孩子與詩人建立聯系一一做到解其詩而知其人。這樣才能讓孩子通過別人的詩詞、別人的想法,寫出自己的文章、思考自己的人生。
4、想讓孩子表達能力好,父母記住一定要給孩子充分的說話機會,帶孩子體驗新鮮事物,還要時時刻刻鼓勵孩子。不要急于否認孩子的觀點,要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帶孩子看他尚未認識的世界。
第十三章作文,作文還是作文,怎樣寫好作文?
1、讀得越多,閱讀越好;寫得越多,寫作越好。讀得多,說明思考得多;寫得多,說明表達得多。當然,這兩方面是相互促進的,但不定讀得多了自然就能寫得好。
2、寫作一定是練出來的,只讀不練一定寫不出好的文章來。孩子寫作文跑題,看上去是審題的問題,實際上和立意、謀篇、下筆成文關系密切,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所以也需要綜合性的解決方案。
3、和“開卷有益”一樣,“開寫”也有好處,所以讀完書寫讀書筆記當然是有必要的,但是這項作業怎樣開展,有很大的學問。思想訓練和表達力訓練。
第十四章小學階段的多樣化閱讀
1、讀書不僅能學認字、學寫文章,更能讓孩子發現自己、把自己代入到書本當中去。
2、讀經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領讀和導讀。因為凡是經典都與我們隔著時代,隔著很多難以理解的東西,有它難讀和難懂的部分,所以要給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資料和背景,將孩子引入正確的思考路徑,這項工作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來完成。
3、我們應該在合適的階段給孩子介入電子閱讀,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心理,而且通過閱讀而不是通過游戲、短視頻讓他們接觸這些電子設備,有助于孩子們形成一個觀念:手機、iPad、電腦不僅是娛樂工具,還是重要的學習工具。
4、生活本身就是語文。周末休息的時候,家長如果還根讓孩子學習,可以帶孩子去與文化相關的場所體驗,這比在課外班里埋頭學習提高試卷分數的技能、技巧要好得多。
第五部分語文改革方向
第十五章從傳統的碎片化學習向現代語文的整體化學習轉變
1、傳統語文是碎片化的學習,而現在的語文傾向整體化學習。
2、從作者的角度看,他是用一個完整的作品表達了一個整體的觀點。但是在碎片語文教學法下,人為地把這篇完整的文章像用剪刀剪布條一樣,變成一段一段、一句一句一詞,最后把它完全鋪展開來了。
3、語文整體教學不是一篇一篇地教課文,而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講,一個單元里面包含了好幾篇課文,老師要把它當作一個整體來講解。語文整體教學所傳達的理念是,孩子是一個生命的整體,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有自我學習和自我修正的能力。
4、語文學習中,對于新鮮的、具有認知障礙的詞匯,孩子們是有天生的敏感性的,他多數情況下并不需要老師的幫助就能自己搞清楚,這種能力和餓了吃東西、渴了喝水一樣,是人類天生具備的求生能力。
5、家長的責任是教孩子養成生活、學習習慣,教孩子怎樣做人老師的責任是教孩子如何學習、如何提高素養。家長和者師的定位準確,才能高效配合,否則就會徒增焦慮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