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無常勢,水無常形,此言得之。水之無常,恰似生活本質。回首過往,所遇之人、所經之事、所受之傷,何嘗有定式?皆非也!
生活若水,靈動而靜謐。或滴落無聲,或靜如處子,少有波瀾壯闊,多是脈脈含情。水之靈動,柔若無骨,遇石則跳,遇阻則繞,遇淵則歡,遇魚則抱,故能經久不息,潤澤萬物。
境由心生,心生萬物。欲讓生活美好,當視生活如靈動之水,隨勢順緣,自在奔流。否則,苦楚、哀愁、悲痛便會紛至沓來。
靈動之水,或入荒漠與黃沙相融,或入江海與波濤共鳴,或入污濁與生靈相通。即使化為薄霧,亦能映照彩虹;即使凝成露珠,亦能閃爍晶瑩;即使化作養分,亦能在小草歡笑中,感受付出的輕盈。
常言道:“仰望他人幸福時,卻不知自己亦被仰望。”此言甚是。幸福常在他人眼中,而我們卻往往視而不見。究其因,是對生活缺乏內在的理解與把握。
若將生活比作靈動之水,諸多困惑便能迎刃而解。我們常感生活不幸,皆因心中滋生諸多妄念,苦苦追尋虛無縹緲之事,不肯放下,終成心中“魔障”。
佛語有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唯有懂得放下,方能輕盈前行。如靈動之水,無欲無求,返璞歸真,在默默無聲、晶瑩純凈的滾動中,體悟“梅花香自苦寒來”之味。以如此心境生活,何來煩惱?
《寬心謠》亦與靈動之水有異曲同工之妙:“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正確樹立金錢觀,多也喜歡,少也喜歡;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御寒,賴也御寒;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多把他人長處看,你也心歡,我也心歡;同志之間互慰勉,老也相安,新也相安;勤奮上進不埋怨,苦也樂觀,累也樂觀;心底無私天地寬,不是神仙,勝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