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關于科學的心理學研究
在科學的自然歷史階段,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最大動力是人的持久的好奇心。到了更加理論化和抽象化的水平上,動力就是理解、解釋以及系統化的欲望。但是,總體來說,任何科學家的研究工作都不是為了一個單純的動力,他可能是出于愛,同時也是出于好奇心;他可能是出于對威望的追求,同時也是出于為了掙錢的需要。
科學是理性的,科學也是沖動的。為了科學而科學和為了藝術而藝術一樣都是病態的。
盡管科學有學科之分,但是無論是科學、還是科學家,都是多元的。從一個長遠的觀點來看,專業過于狹窄的人成不了大事,偉大的科學人物往往有非常廣泛的興趣而不是狹隘的技術專家。在多個領域當中來回穿梭,使這些人物對自己所研究的領域有了一個更加廣闊的視野,從而使他們的研究成果更加豐富和健康的。
一個健康的、有著足夠自信的科學工作者,他是開放的,他不會害怕未知的、新奇的東西,他不會過早地對一個現象進行判定歸類。而保持開放、好奇是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第16章 方法中心與問題中心
在這一章中,馬斯洛主要講了兩個現象,一個是在科學上出現的一種分等級的現象,把物理學這樣的自然科學至于心理學這樣的人文科學之上。另外一種現象就是,將方法、技術等同于科學研究的目的。
對于第一種現象,馬斯洛認為其實就是第二種現象的一個結果,如果說科學研究是以問題為中心,也就是說各個學科之間只是研究的對象不同,要解決的問題不同,那么就不會有高低貴賤之分。
對于第二種現象,馬斯洛講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個人掉了一個東西,但是他不去自己丟東西的地方找,只是在路燈下一個勁地找,別人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路燈下光線好。用這一個故事來說明,在科學研究當中,大家不重視問題是什么,而只是關心我現在手頭有些什么樣的工具和設備,有什么樣的數據,這些工具設備數據可以解決什么問題,但是不去關心這個解決的問題是不是無關緊要的還是舉足輕重的。
所以馬斯洛提出在科學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運用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