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周麗輝
今天看了一個帖子,分享給大家看看……
有個10歲的孩子,全班考試拿第一。奧數,英語,圍棋,輪滑,樣樣精通。
但他說,“父母不配有我這么好的兒子”。因為他“父母沒什么錢,只開得起十幾萬的車,同學都拿iphone7,而他只有兒童手表”。
他每天努力“學英語是為了以后能出國留學,學圍棋是為了鍛煉自己大腦,鍛煉身體是為了讓身高突破家庭基因的束縛”。總之,他所做的一切的努力,都是“我努力優秀,是為了自己能早日脫離無能無知的原生家庭。”
看完這篇帖子,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不知是該夸這孩子心理冷靜理性,這么小小年紀就看透社會現實呢?還是該覺得這孩子是個極端利己自私的人。
年僅10歲的他對待父母的態度如此冷漠,達到了拋開一切只看利益的境界……其實我也想說孩子心里的純潔,童真與天籟都是家庭,學校,社會的環境來塑造和成全的。
那些光憑成績來斷定孩子是否優秀的父母是不是有點悲催?
做父母只需一顆精子和卵子結合,而做好父母卻需要一輩子學習!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從不敢怠慢!每天下班回來,最少半小時的親子互動時間,讓愛從小萌芽!
愛需要教育與傳遞。 我們的家庭因為有愛,才變得幸福美好。給孩子的愛,不能是一味的遷就和溺愛,那樣長大的孩子必將是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而給予愛更是一門藝術!
教育的原始定義就在于引導。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所以,教育孩子首先要父母自己先學習,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榜樣。其次,這種習慣要代代相傳,學習成長是永恒的話題,愛孩子,就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晚上互動的時間,第一放下,把自己當成孩子陪他想玩的游戲,第二為花草澆水就是引導孩子有愛心,愛上花草樹木,內心必定更充盈,未來也會更愛這美好的生活!
最好的愛是相互成長,我會經常分享教育孩子的案例,孩子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成長,感謝孩子來到我們的身邊。也感謝各位的關注,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