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閱讀層次方法中,第二個層次是檢視閱讀,如何快速閱讀完一本書。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粗淺的閱讀。
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我們假設兩種情景:
假設一:當我們去書店買書或是圖書館借書,不知道該不該買,或是借不借,這本書是否自己想要閱讀的,就可以用系統性的略讀或粗讀這種方法,快速了解這本書信息,是否適合自己。
假設二:時間有限,想要快速了解一本書里信息,也可以用系統性略讀或粗讀。
所以,當我們時間有限,就可以用有系統的略讀這種檢視閱讀的方法快速閱讀完一本書,不熟練的情況,也就1個小時。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面。
我就拿這個方法實踐一下,因為看的都是硬書,所以,一遍的略讀可能不夠,需要反復閱讀幾次。但是,在沒有太多時間的情況下,第一次閱讀,就可以先略讀。
以下通過閱讀《學會提問》這本書,一起來看看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6個具體方法和步驟:
1.書名頁+序言
看書名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副標題,看完標題快速將書本進行分類,《學會提問》是一本方法論的硬書。
從序言中,知道這本書主要是想教我們如何有效地提出一些關鍵問題,傳授批判性的提問技能。這本書主要特色是適用范圍可延伸至形形色色的生活實踐中去。
本書所設計關鍵問題分析、解決,可以提高每個的推理分析能力。
2.研究目錄頁
通過研究目錄頁,能快速掌握了解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通過這個目錄頁做的導圖,主要列出了書本中的每個部分,以及我想要閱讀的每個主題里的篇章,并沒有把所有的小篇章標題都做上去。這樣做的好處是,為后面的兩步挑選篇章來閱讀做準備。
3.研究書中索引
如何書中的索引,快速檢閱一下,這樣能更快理解,本書所講的主題是和哪些書本或是主題相關。
4.出版者介紹
通過對書本的宣傳文案進行研究,現在除了線下書店的海報,對書本的介紹,也許文案有夸大宣傳的嫌疑,但是不妨礙我們快速了解書本的內容。
完成上面這四個步驟,對《學會提問》這本書有了全面系統的構架了。
這時候就可以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我繼續閱讀下去。
5.挑選幾個與主題相關篇章閱讀
既然選擇繼續閱讀下去,就可以挑選幾個與每章都相關的篇章來閱讀,我在做思維導圖的時候就選擇好了每一章,我想閱讀哪幾篇文章,先找到想要閱讀的章節再根據前面列出來的文章翻開來閱讀。
6.最后:打開書本,隨意翻翻,念個一兩段,但不要太多
通過隨意翻看的方法把全書過一遍,過程中隨時找主要論點或留意關鍵主題。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看最后的兩三頁。
整個過程,最多投入一個小時,不要太多。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偵探,在書本中找尋主題或思想的線索,隨時保持對相關主題或關鍵詞的敏感度。
通過這方法閱讀,我最重要的收獲是上面那張導圖,了解了全書想要講的內容。
二、為什么覺得沒有成就感?
我們經常會對一本書,特別是難讀的書本有過高的期望,帶著這個高期望,就會在閱讀一部分之后,放棄并得出一個結:一開始想閱讀這本書就是個錯誤。
作者認為并不是錯誤,只是我們期望過高而已,只要找對方向,再難閱讀的書,也能閱讀下去。
什么是對的方向,其實就是一個規則:
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這個方法,其實要我們只注意我們能理解的部分,略過那些不懂的部分,集中專注在懂的部分,這樣快速閱讀完一本書。哪怕第一遍,只看懂的50%或更少,也沒關系,這也能幫助我們在后續重讀的時候,增進理解。
這兩種檢視閱讀都是指在我們有限時間內閱讀,就都需要快速閱讀。就會涉及到閱讀速度。
閱讀速度并不是,每一書都用相同的時間、速度去閱讀,而是是要找到我們閱讀節奏。根據不同的書本,找到適合的閱讀速度。
檢視閱讀就是一種訓練有素的快速閱讀。
你也拿出一本書,快速練習起來吧。
[006/100]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分享!
如需轉載聯系授權并注明出處:
來源:簡書,作者:陳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