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只有硬件,缺乏文化內容,是文旅小鎮的致命短板。“后勁不足”,讓投入巨額資金的小鎮建設,面臨夭折的危險。如何解決這一痛點,文旅或者農旅小鎮的開發運營商們,必須要清醒地認知到文化內核是文旅小鎮的靈魂。強IP的加入,或可解決這一困境。
二
IP的能量,可以文藝一點地形容:因為一個吉祥物,因為一部劇,一首歌,一句詩,我們可能就會赴一座城。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生態旅游型的特色小鎮數量為155個,占總數的38.5%;其次為歷史文化型特色小鎮,數量為97個,占比為24.1%。可以想見,小鎮生活將成為未來度假、養老、旅居等主流選擇。
三
IP+文旅,或將為文創企業帶來新藍海市場機會。與傳統旅游只需要自然和人文圈地收門票不同,文旅融合到來,隨著國潮IP的興起,旅游從沒文化轉向有文化,從小眾文藝走向大眾時尚。這將給IP企業帶來施展魔力的空間。
四
順應消費升級時代,房地產在開發運營顯現多元化轉型的趨勢。房企進軍文旅產業,打造“美好生活”大IP是新的行業融合熱點。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1~6月,文旅地產投資,新簽約、開工項目104個,項目涉及的總投資金額8301.95億元。
五
國外主題公園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門票占比30%,購物占比30%,衍生品等其他占比40%以上。但國內現有的大部分文旅項目,對門票經濟依賴依然嚴重。未來國內文旅項目的開發與運營,還應該改革贏利模式,在文化創新力、打造核心IP、多元化經營等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