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語言學習效果取決于很多因素,其中影響力最強的一個因素是學習者內心的學習欲望。對于孩子來說,這個內在欲望在很大層面上來自學習的興趣。從純自然科學的角度,實驗已經判斷了人在有強烈內心欲望的時候會分泌或產生某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作用于大腦的語言中樞,進而決定了第二語言的學習效果。
??????? 調動孩子們學習欲望的最佳手段,從很大程度上說,哪怕是培訓班里蹦蹦跳跳、童謠歌曲、涂鴉手工這些內容,能夠吸引住孩子都是了不起的。就語言本身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交際。不論是看卡通還是閱讀原版書,看懂了,交際完成了,孩子才會產生真正的興趣,而且這是智力層面具有挑戰性和成就感的高級興趣。如果沒有完成交際,表明上蹦蹦跳跳的興趣是深入不下去的。另外,日常生活里的吃喝拉撒睡,或是課堂上的常用指令,這些承載關鍵交際信息的語言,孩子在直接使用中很快就會最先掌握,根本不需要去渲染興趣的作用。
??????? 往一個桶里倒水,這就是“輸入”。倒呀倒,堅持不懈。終于,桶裝滿了,水開始往外流了,這就是“輸出”。如果我們普通的父母,甚至我們的英語教師都在“輸入”這個詞的覆蓋下處理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們的孩子怕是永遠也走不出父母所經歷的英語之痛了。
??????? 在沒有把學習者大腦的主觀能動性納入考慮的前提下,“輸入”這個額概念在中國被理解得很片面,可以說就是給過去的“填鴨式”學習方法換了個包裝,而“加大輸入”更是成為了讓孩子拼命加碼學習的時髦變體。
??????? 我的體會:
? ? ? ? 我家孩子,幼兒園中班,幾乎每晚都要看三集原版動畫片peppa pig,已經持續了一年多。我的一個朋友就特別不理解,為什么一直要給她看這一部動畫片。我告訴她,因為她還想看呀!最開始,她只是默默地看,到今年暑假,她就一個人拿著玩具,用英語扮演里面的各個角色。她自編自演地很高興,有時能演半小時。我注意聽了她講的內容,盡管一些長句她省略了或是自創了一部分,但是涉及到日常交際和她感興趣的部分,她基本上能原封不動地說出來。我們從沒有教過她里面的句子,也從沒有糾正過她的錯誤,有時聽著好玩就跟她說兩句,逗她開心。她學英語的內在欲望確實是自己興趣所致。如果孩子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他們就會去找更多的資料,這時候,可以適當增加“輸入”。如果孩子對英語學習沒有什么內動力,那么,大量的“輸入”就跟填鴨式無異。
摘自《別說你懂,英語啟蒙》第六章第一節、第二節
整理: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