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有少部分家庭開始瞄上了國際學校,希望通過國際學校的學習來徹底解決孩子的英語問題。國際學校最關鍵的特點是臨時性和過渡性,里面的外國孩子多半是不打算長久待下去的。他們希望保持的是自己國家原有的語言和文化,目的是孩子回國后不至于掉隊。在漢語漢文化的包圍之下,這些學校就成了苦苦飄零的文化孤島。國際學校的老師對于已經在中文環(huán)境成長了好多年的中國孩子的特點和需求完全不敏感,可以說是把孩子們賴以成長的語言和文化土壤從腳下抽走了。我們那些被送進孤島的中國孩,特別是很低年齡被送去的孩子,勢必就要面臨這樣文化認同的飄零和困惑,最后的結果是雙語,還是無語呢?
??????? 就在我們苦苦求索甚至營造語言“小環(huán)境”的時候,卻偏偏忘記了原版閱讀這個真實的外語語境。上下文就是一種語境,任何一個詞、一句話,離開了上下文都沒法承載交際功能。一本書或一份完整的閱讀材料里以書面形式出現的語言,都是完整而高效地組織在上下文語境中的。如果能夠完整地讀下一本書來,哪怕就是專門針對孩子的簡易讀本或是故事繪本,孩子關注的是書的內容,這就是在實際使用語言了。這樣的英語學習,就是最好的在使用中學習的過程。如果這樣的操作理念在教學中得以體現,就是目前美國最主流的“內容交際法”的基本精神。所謂的“內容交際法”,是要以內容為重,在實際使用中學習外語,這里的內容必須適合孩子的水平,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共鳴,同時讓他們享受智力挑戰(zhàn)的成就感和樂趣,而不是具體強調學什么東西。在比較廣泛的范圍里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針對內容進行原版閱讀,才是靠譜的做法。
??????? 中國的英語教育在內容上缺失的是真正的閱讀,在方法上缺失的是在交際中學語言、在使用中學語言的概念。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閱讀,大量、無壓力的自愿閱讀。閱讀為王。這句話在第二語言學習里怎么說都不為過。
??????? 我的體會:
??????? 1、無論是母語漢語的習得,還是第二語言的習得,閱讀都是最重要的途徑。
??????? 2、很多家長會精心為孩子挑選英文原版書籍,但是對母語中文書籍并不怎么用心。
??????? 3、英語早教機構都還比較重視在交際中學習,但是學校里的英語學習,還是以背單詞練語法居多。對于學齡后才開始學英語的孩子,家長需要給孩子更多課外閱讀的時間。
摘自《別說你懂,英語啟蒙》第五章第五節(jié)、第六節(jié)
整理: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