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有個叫劉備的老實人這樣說道:“勿以惡小而為之?!?br>
何為小惡?在我看來,鉆規定的漏洞而為自己謀私利,這便算得上小惡。這當然會為一些“聰明人”所不屑——好好的空子放著不鉆,豈不辜負了那些“笨蛋”的“良苦用心”?
鉆規定的空子,說到底,是一種道德問題。
商家真的不聰明嗎?非也,他們只是在道德和利益之間做出了自己認為正確的抉擇。盡管想到了有被鉆空子的風險,但他們依然決定推出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規定。這種行為,是出于商家的良心與對消費者的信任,對于消費者權益的切實保障,更是對于自身道德底線的一種堅守。再反觀那些所謂的“聰明人”,自以為占得便宜,殊不知卻因蠅頭小利而失了自己的道德,而那智慧也在這選擇之中高下立見。換而言之,占便宜、鉆空子的聰明是一種不正派的、令人羞愧的聰明。
一個人如果以善于鉆漏洞為豪,那么他必然不會走向成功,或許他會因這種“聰明”而賺得一時的利益,但這種不正派的做法從一開始就為他的人生畫下了以失敗而結束的句號。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在選股時尤其會關注股票公司CEO的誠信度,他拒絕考慮那些不正派的公司,因為他始終認為,唯有堅守道德底線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長久地走下去。
同樣的,如果一個社會都以善于鉆漏洞而驕傲,那無疑將會成為整個社會最大的悲哀。在美國,去商店買東西,事后無論任何理由均可退貨;在意大利,地鐵站有售票機而沒有驗票機;在日本,只需遷一下戶籍便可輕松解決沒有停車位的煩惱......這些法律法規看起來都有很大的漏洞可以鉆,但是在這些國家,基本上每一位公民都有很好的道德意識,在他們的意識里,規則就是應該被遵守,這是一個正派的人的做法。再反觀當今的一些國外華人,精妙洞悉了這些漏洞并巧妙利用,為自己謀取利益,打得一手好算盤,可最終難逃被舉報的下場,丟了自己的臉的同時,也丟了中國的臉。
令人不解,從何時起鉆空子竟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何以根植于許許多多中國人的心中?我想,鉆空子現象正反映出當今社會信任感的缺失。人與人之間互相猜忌,使得人們難以嚴格遵守這些規則制度,也更加容易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去鉆空子。這種令人悲哀的社會現狀,應得到每一個人的重視,值得我們去進行反思,唯有每一位國人真切地意識到道德的重要性,自覺地遵守規定,不行小惡,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向好的方向進行改變。
“勿以惡小而為之?!保@句話理當每一個人銘記于心,從自身做起,捍衛自身的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