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五十多歲,教政治,長相溫文爾雅,口才好,學校的各種矛盾的處理都是他出面協調。
我和楊老師一個辦公室,中間隔了一張曹老師的辦公桌,楊老師每次進出辦公室都要經過我后面,他一出現,在辦公室就能有話題引出。
可能見我經常做數學題,他經常感嘆“咋成天見你做題?”“這數學現在都恁難?”“哎呀,你是真敬業!”……說實話,我記憶不好,學生做的題一般情況下我都要做一做,基礎題一般不看,中等題和拔高題我必須做一做,可以感受題的難易程度、重點題出現的頻率、給學生講時能伸縮自如,我不允許讓學生被一道題問住。
其實,上班時辦公室里人多話多,我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大部分都是分神兒狀態,有時一節課也看不了幾道題,經常說說話,看看手機頭條、簡書、視頻,時間就悄悄過去了。很多時候,我都是把課本或者教參帶回家做,一單元開始教學時,我會把學生手里有的所有資料有關那一單元的題都做完,上課心里有數,還真正做到了專家們說的新課標要求的“大單元教學”。
周五,楊老師終于忍不住了:“你以前在咱學校是不是教生物?”
當得知我一直教數學,他好像有點不信。
我知道他質疑我的教學能力,特別是上次考試全班倒數第一。
我能說什么呢?不想解釋,只能說我比較認真。至于說我要求自己題不做一遍不想上講臺,上講臺前不想僅僅了解那一節課,更不允許不備課,我對他只字不提,沒必要。
我寫過一篇《老師的焦慮》,就是這樣,同事的質疑讓人焦慮,只有成績,教學成績才能化解質疑。
警告自己,教書一定要腳踏實地,數學題少講多練教講一道是一道,要落實!落實!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