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曾是我日記本里最大的愿望。
從小,我一直覺得我的家是最糟糕的。
爺爺奶奶因為父親心眼耿直不會辦事不喜父親,連帶著媽媽也不受待見。在我7歲時,爸爸媽媽外出打工,我變成了留守兒童。
爺爺奶奶收養了一個大我十歲的女兒,我叫小姑。自此,7歲的我,2歲的弟弟,還有17歲正在上高中的小姑,便全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
爺爺奶奶很愛小姑,把在爸爸那邊沒有得到的甜言蜜語全都放在姑姑身上了。因為弟弟是男孫,年齡又小。自然把剛剛懂事的我晾在了一邊。
最初的時候,我每天穿著臟兮兮的衣服,亂糟糟的辮子,受著同學們的恥笑。甚至,我已開始從最初的好學生變為作業不寫,撒謊成篇的孩子。
所幸的是,那一年,我留級了。遇到一個對我非常好的老師。他關心著我,鼓勵著我。以前培養的優秀的習慣并未全部失去,我又變成了一位,別人眼中的,品學兼優的學生。
但是我內心知道 失去的那些東西,父母的關心,爺爺奶奶的愛護,全都不會再有了。
外表的我是陽光開朗,品學兼優。內里的我孤僻成性,是個沉默的孩子。只會在日記本里寫下自己的心事,自己安慰自己。
轉機出現了,高三時爸爸出了車禍。媽媽回來照顧父親。我從她口中得知爺爺奶奶當年怕爸媽不給他們養老,一心想要把爸媽擠出家門,然后給小姑招一位女婿來養老。所以,爸媽不得不扔下我和弟弟外出打工,一邊還債,一邊掙錢。
早熟的我其實早就猜到這個答案。但是內心說不難過是假的。之前一直尊敬的爺爺奶奶居然這樣做事情,實在是震驚。
后來,小姑出嫁,父母依然常年在外打工。我考上大學離家,弟弟在遠處讀初中。兜兜轉轉,家里面,還真的只剩下爺爺奶奶兩個人了。
現在在看當時的日記,委屈不甘,熱切的羨慕著別人的家庭。家和萬事興。這對我來說,是多么大的渴望啊。
如今,偶爾回家,發現父母和爺爺奶奶的關系緩和了許多,又或者是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家中爺爺奶奶守著家,其他人,都在他鄉。
反而是我,越長大,越懂得體諒別人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哪一個原生家庭沒有毛病的。我完全的放下了過去那些不美好的記憶。其實,不用刻意去忘記,因為我能回憶起來的,就是爺爺奶奶在地里干活,我給他們送水,爺爺奶奶做飯,我在一邊幫忙的印象。爺爺奶奶為我的成長也是付出了很多。爸爸媽媽紅紅的眼眶,為了我升學的事焦頭爛額。這些都是記憶深處的。
回家后陪爺爺奶奶嘮嘮嗑,給爸爸媽媽買一些禮物,過去的都過去了。真正的日子,在以后。
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