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牙貢丸.魚丸”是我在鼓浪嶼上遇到的最滿意的一家店了。
由于避開了端午的高峰,所以當我從龍頭路上溜溜達達走到這家店門口時,發現里面只有零星幾位客人。
原本是要跟著大眾點評去再往前走幾十米的海鮮館子的,但是邵子牙門口的“中華老字號”牌匾,讓我瞬間決定走進這家店。
倒并不是說我特別迷信“老字號”的認證,而是憑著十幾年走街串巷吃出來的經驗,能獲得國家認可的“中華老字號”牌匾的餐廳,就沒有太讓人失望的。比方說北京地安門的峨眉酒家,又或者新川面館……
走進店里就座,桌子不太結實,空調也不是很足。但環顧四周,墻上貼滿了各類關于邵子牙的介紹,墻上的電視里也在循環播放著這家店的節目。如此濃重的商業氛圍,讓我瞬間對菜價起了忐忑。
拿到菜單大致瀏覽了一遍,忐忑的心終于落下了,菜價還是比較親民的。
這家店主打廈門特色小吃,正中小布的下懷。因為我們此行來廈門的目的就是品嘗各類地道的小吃。而且第一天便在中山路上的“蓮歡海蠣煎”有了美好的體驗,所以看著這單子上琳瑯滿目的美食照片,我們也就按捺不住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我基本是把菜單上的特色小吃點了一個遍——鯊魚面、肉羹、魚丸湯、海蠣煎、燒肉粽、炸五香……
付款之后便激動地坐著,等待著美食被一道一道端上桌來。
速度最快的是“燒肉粽”。由于來廈門第二天早上在路邊的“妙香扁食”吃到了難吃的燒肉粽,所以心里總是不服,一定要不停地買,買到好吃的為止。這不,邵子牙的燒肉粽就沒讓我失望。
和之前專門為之寫了一篇文的五芳齋肉粽不同,廈門的肉粽配料選用了干蝦仁、香菇、栗子和豬肉。也許是沒有買最著名的品牌的緣故,一路上吃到的燒肉粽都約好了似的又干又咸。蝦仁香菇都是干貨,不如新鮮的食材味道鮮美,豬肉也是腌制過的,味道偏咸而且口感又老又柴。也許是廈門氣候炎熱的緣故,偏咸的食物可以更好的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鹽分。
邵子牙這家的燒肉粽,相比前幾次吃得,要更加滋潤一些。而且熱情的店伙計還給搭配了辣醬,蘸著吃起來,口感與滋味都更加豐富了。
可取之處在于糯米的口感——粘度適中,軟糯可口。餡料的湯汁滲入糯米,格外入味兒。于是我就挑著米多的地方吃,然后把餡兒多的讓給了小布。
一顆粽子下肚,鯊魚面和肉羹也上了桌。
這“鯊魚面”自然沒有鯊魚啦,究竟為什么叫“鯊魚面”,也不得而知。我點的是胡蘿卜鯊魚面,應該是胡蘿卜汁兒加入面粉和魚肉泥,然后壓制成面條。與普通的面條相比,這鯊魚面少了幾分勁道,卻多了很多爽滑,
用筷子輕輕夾起,放到嘴邊,吸溜一下,面條便像長了腿兒似的,“嗖”地進了肚子。
肉羹呢,本來是搭配鯊魚面一起吃的。但是作為一道注明的閩南小吃,我還是選擇了單點。
邵子牙的肉羹和臺灣的不同,并不是把肥瘦肉泥與魚泥攪拌在一起再重制成肉片的,而是用精瘦肉裹上雞蛋和淀粉糊,入沸水汆熟。湯頭應該用了蘑菇湯,湯很鮮,肉很嫩。
雖然模樣跟速凍丸子別無二致,但這Q彈的口感卻是無可替代的。不愧是邵子牙的招牌。
我點的是海膽丸、芝士丸和魚蝦丸。
最愛海膽丸,輕輕一小口,咬破丸子,然后便可以看到金黃里泛著橙色的海膽呼之欲出地像你炫耀自己的色澤。魚丸味甜,是那種渾然天成的甜味兒。墨魚與不知什么魚交織在一起,經過反復捶打,再制成丸子。比單獨吃魚要美味太多。
隨之而來的是海蠣煎,與我在《別去廈門1》中提到的蓮歡海蠣煎不同的是,這家的海蠣煎多了雞蛋,而且更加酥脆。這更接近在臺灣美食節上吃到的版本,但好吃太多。
首先說海蠣,也就是生蠔——個大肉厚,爽滑肥美;再說配料,青蒜去腥,與海蠣加入淀粉糊,和雞蛋連成一體,經大火、過油煎,外酥里嫩,叫人欲罷不能。
吃完了桌上所以東西,姍姍來遲的“炸五香”終于上桌了。
廈門肯定是受了極深的明朝文化影響,在菜肴里巧妙的避過了所有的“豬”字。比如這盤明明是炸豬肉卷兒,剛剛明明是豬肉羹,昨天吃的明明是醋炸豬肉……
我一時不禁懷疑朱允炆當年是不是逃到了廈門,然后帶領明朝舊部在這里組織反清復明的勢力。
炸五香,福建省地方傳統小吃。采用炸氽法制作,油炸時生坯要慢慢滑入油鍋內,炸至浮起油面時要勤翻動,以便受熱均勻。外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這是一道下酒菜。由于上得太遲,我們已經吃光了桌上所有的食物,所以最后單獨吃它,很是“叫水”(越吃越渴的意思)。這道炸五香的味道十分熟悉,我和小布都覺得好像在哪兒吃過,卻又想不起來。
出了這家中華老字號,被炸五香勾得十分口渴的我們便走到了網紅店——張三瘋的門口。
但是,網紅畢竟只是網紅,這奶茶還是勸大家別喝了。
倆人一人一杯,舉著這難喝的兩種招牌奶茶,慢慢悠悠地往三丘田碼頭溜達回去。
廈門的行程還剩最后一天,晚風拂過面龐,總算沒有白日的燥熱了。
離開人流涌動的商業區,漸漸地,體會到了一點點鼓浪嶼特有的閑適。
說是在海邊,卻少了濤聲;雖是“海上花園”,卻不見花香。商業分氛圍太濃,一天下來,我們好似逛了個很有風格的商場。
從三丘田登船到第一碼頭登陸,不過五分鐘的時間。坐在船上有空調的包間里,看著四周興奮的游人扒在圍欄上拍照。忽然覺得自己離這些人的世界很遠,很遠……
待續
下一篇別去廈門——6(終章 再見廈門)南普陀寺、中山路、高崎機場
提到蓮歡海蠣煎的那篇別去廈門——1 中山路、白城沙灘、胡里山